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中國國家統計局將於10月20日公布第三季GDP,路透調查預估同比增速放緩至4.8%(一年低點),四季度或降至4.3%,全年預增4.8%;四中全會下周召開,中美元首或月底會晤。
事實要點:
▷ 路透調查:Q3 GDP預估4.8%(一年低點),Q4 4.3%,全年4.8%
▷ 路透:四季度逆回購利率、LPR均將下調10基點
▷ 花旗預期降息10基點、降準50基點
▷ 國家統計局10月20日公布第三季GDP數據
▷ 四中全會下周召開,中美元首或月底會晤
國家統計局將於下周一(20日)公布第三季GDP數據。上半年強勁增長5.3%之後,中國經濟三季度顯露走弱之勢,《路透》季度調查受訪機構預估中值顯示,三季度同比增速可能放緩至4.8%創一年低點;同時考慮到政策逐步退坡,四季度增速恐進一步滑落至4.3%。今年全年料增4.8%,實現年度目標難度不大,但明年將放緩至4.3%。
貨幣政策方面,《路透》季度調查中受訪機構預估,四季度七天期逆回購利率、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均將下調10個基點。花旗也預計,貨幣政策方面降息10bp、降準50bp仍有可能,財政政策方面育兒補貼、免費學前教育以及四季度以舊換新補貼等則均待細化落實。
分析人士認為,短期重點關注已有政策的落實落地,由於明年將迎來「十五五」(2026-2030年)開局之年,政策重心將從短期目標向長期目標傾斜、更強調改革,密切關注下周召開的二十屆四中全會,以及月底可能的中美元首會晤。
*美銀:出口穩健惟內需續疲軟,第三季GDP料增4.5%*
美銀證券表示,中國出口表現雖穩健,但內需卻持續疲軟。該行預期內地第三季經濟增長將由第二季的5.2%,放緩至4.5%。儘管9月製造業PMI的生產指數保持在51.9的韌性水平,但仍預料工業增加值將由8月的5.2%回落至9月的5%,主要歸因於去年同期的高基數效應,這可能會拖累整體增長數據。另外,固定資產投資月度增速料維持負值,按年跌3.5%;零售銷售增速可能進一步放緩至僅2.4%。
美銀證券認為,未來幾季中國經濟可能會取得溫和進展,更有利的基數和針對特定行業的政策措施將幫助緩解壓力,中國經濟可能會在供過於求的局面中勉力前行。受更有利的去年同期基數,以及當前遏制過度投資和過度競爭的政策努力影響,未來數月生產者價格通縮將逐步放緩。不過,由於整體消費勢頭依然不溫不火,未來一個季度消費者物價可能仍將處於通縮狀態。
*瑞銀:中美充滿不確定性,第四季GDP或低於4%*
瑞銀預期,第三季中國經濟增長將放緩至4.7%,中國下半年經濟面臨更多挑戰,經濟增長動能轉弱,中美貿易關係仍充滿不確定性,預料美國對中國加徵的高關稅將延續至年底甚至更久。房地產市場持續疲弱,影響建築活動與消費者信心。
瑞銀預料,中國第四季經濟增長可能進一步放緩至低於4%,而今年全年仍會錄得4.7%的增速。通脹方面,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全年預估下滑0.2%。人民幣匯率短期可能走強,但受經濟放緩與關稅不確定性影響,年底可能貶至7.1至7.2兌美元。該行提到,主要風險包括中美貿易談判進展、政策刺激的時點與力度,以及房地產市場的進一步演變。
*野村:未來數月需謹慎行事,全年GDP料增4.5%*
野村證券則最為審慎,預料中國第三季經濟增長4%,料今年全年增長4.5%。該機構預測,9月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速預測均值為4.5%;首三季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預測為負2.5%;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增速為負13.7%。
野村認為,中國在未來數月需要謹慎行事,以應對經濟放緩與股市高漲之間的微妙分化。對北京政府而言,推出促增長措施可能會火上加油,加劇股市泡沫。然而,不作為則有可能加劇經濟增長放緩。北京的最佳策略是汲取歷史教訓,抵制短期內過度推行貨幣政策、避免刺激股市的誘惑,保持警惕,避免採取緊縮性政策,清理房地產市場亂象,並解決一些根深蒂固的問題,例如社會保障體系不均衡等。當股市熱情稍微降溫時,中央可能會增加刺激措施,以遏止經濟增長放緩。
《經濟通通訊社17日專訊》
【說說心理話】疫情封關期間,獨自陪絕症丈夫赴日求醫,24/7貼身照顧,如何處理壓力及情緒?►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