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人民日報》2025年10月24日發布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公報,列出20項重點表述,強調「十五五」時期為承前啟後關鍵階段,並提出建設製造、質量、航天、交通、網絡五個強國。
事實要點:
▷ 公報列20項重點表述(含「十五五」關鍵地位)
▷ 「十五五」時期需遵循7項原則(含黨的領導、人民至上)
▷ 中國具4大優勢:制度、市場、產業、人才
▷ 規劃5個強國建設(製造、質量、航天、交通、網絡)
▷ 要求加快新型能源體系及國家安全能力建設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發布,《人民日報》劃重點,列出以下二十項表述值得關注:
1. 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一個階梯式遞進、不斷發展進步的歷史過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續奮鬥。
2. 「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
3. 「十五五」時期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
4.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完整產業體系優勢、豐富人才資源優勢更加彰顯。
5. 續寫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6. 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
7. 「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以下原則,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
8. 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
9. 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
10. 堅決破除阻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11. 更好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
12. 拓展雙向投資合作空間。積極擴大自主開放,推動貿易創新發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13. 推動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
14. 發揮重點區域增長極作用,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
15. 發展具有強大思想引領力、精神凝聚力、價值感召力、國際影響力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6. 暢通社會流動渠道,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
17. 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
18. 加強重點領域國家安全能力建設。
19. 邊鬥爭、邊備戰、邊建設。加快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戰略能力。
20. 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
《經濟通通訊社24日專訊》
【你點睇?】「粵車南下」最快11月實施,邵家輝冀當局根據路面承載力逐步放寬名額,你是否認同?► 立即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