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回鍋後首場備受關注的地方選舉遭遇滑鐵盧,反映選民對其施政不滿,表面看是民主黨成功反撲,但實際是激進左翼崛起,與特朗普的右翼民粹主義互相對峙,令政治兩極化,社會更撕裂。
新澤西州和弗吉尼亞州舉行州長選舉,紐約市則舉行市長選舉,結果是民主黨大獲全勝。這標誌著選民對特朗普重返白宮後的施政,包括關稅戰、移民限制、削減預算所引發的聯邦政府停擺破紀錄深感不滿,決定用選票來懲罰共和黨。
激進經濟訴求,直擊選民痛點
不過,最矚目的莫過於紐約市長選舉,以民主社會主義者自居的曼達尼(Zohran Mamdani),不僅成為紐約史上首位南亞裔和穆斯林市長,更是從草根階層發起一場政治地震,擊敗有特朗普跨黨派介入支持的獨立候選人科莫(Andrew Cuomo),加速美國政治格局的重構。
曼達尼通過草根階層組織,利用社交媒體發放富感染力的視頻敘事,向選民推銷激進經濟訴求,如凍結房租、免費公交、全民託兒、市營雜貨店和提高企業稅等,直擊民生痛點,成功吸引大批基層及中產選民支持。
紐約是全美最富裕城市,也是體現資本主義繁榮的金融重鎮,曼達尼的社會主義政綱成功引起選民共鳴和支持,是資本主義到了極致時的貧富懸殊問題,即全國99%財富只聚集在1%富人手上,餘下大部分人面對溫飽、工作隨時不保、看不到向上流機會。
可是,民主、共和兩黨建制派均不願處理貧富懸殊的根本經濟問題,只著眼於一些在普通選民看來不接地氣的議題,如同性戀者和少數族裔權益,令選民感到非常失望。面對財富不均,當曼達尼提出上述激進政綱時,對於在通脹高企下掙扎生活的年輕人和打工仔而言,無疑是頗為動心的解決方案。
曼達尼以激進手法來吸選票,與特朗普的做法同出一轍,採取手段難以預料,故特朗普選前不惜密集式攻擊,斥為「共產主義瘋子」和反以色列的穆斯林社會主義者,更跨黨派介入支持民主黨籍前紐約州州長科莫,並威脅撤回對紐約市的聯邦撥款,設法阻止其當選。
顛覆性新實驗,挑戰既得利益
曼達尼當選,外界關注他會否切實推行其政綱,因這是一項政治實驗,就是在資本主義治理下實施社會主義式福利。不過,要落實推行時相信會面對重大阻力,因這項翻天覆地實驗挑戰既得利益,凍結租金撼動地產發展商的利益,推行免費公交和全民託兒,需要巨額財政資金支持,而徵收富人稅和實施30美元最低工資,只會嚇跑有錢人和企業,相信共和黨州議員和民主黨內建制派也會反對。
特朗普推行資本主義,與曼達尼要走社會主義路線格格不入,相信特朗普會千方百計阻撓,包括可能將挫敗包裝成全國左翼陰謀,透過司法機構調查曼達尼眾籌捐款中是否涉及外國資金,甚或凍結對紐約的聯邦資金,從財政上扼殺市政府運作。由於雙方都擁有忠實粉絲,政策又南轅北轍,極右和極左對立令社會更撕裂,未來尋求共識和妥協的空間可能被進一步擠壓。
此外,曼達尼勝選將鼓舞民主黨內極左勢力,令黨內對繼續推行溫和中間路線抑或向左轉的鬥爭加劇。相信黨內會密切監察其政綱能否順利推行,亦有部分人會複製其競選模式,而明年中期選舉成了檢驗成果的最佳場地,若證明有效,溫和路線聲音將減弱。
總括而言,這次地方選舉清晰傳遞出一個訊號:美國年輕選民正用選票表達對建制派的強烈不滿,並願意擁抱更激進政策以尋求改變。這打破了傳統政治,能否破而後立,視乎兩黨在治理中能否找到財富再分配方法,改善民生,否則兩極化對撼將成新常態。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