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都會區概念提出四年,進度未如理想,為加快北都建設進程,施政報告除了提出成立新機制,有更明確分工和拆牆鬆綁外,並制定優惠政策包和專屬法律,冀增加誘因吸引龍頭企業落戶,加快香港經濟產業升級轉型。
北都作為香港未來經濟增長新引擎,同樣是專注創科產業,但與一河之隔的深圳相比,北都開發因受制於地價、土地規劃審批程序繁瑣、缺少強而有力統籌等瓶頸,疊加疫後經濟環境加劇投資者的觀望情緒,令進度緩慢,特首為此多次感到心急如焚。
機制明確分工,彰速落實決心
為打破這一局面,施政報告提出成立一個由特首領導的北都發展委員會,下設三個工作組。財政司司長擔任發展及營運模式設計組組長,因應北都各指定發展區的產業性質,設計發展及營運模式,包括為不同產業園區度身成立園區公司、法定或非法定專門機構。政務司司長擔任大學城籌劃及建設組組長,研究大學城發展模式。財政司副司長擔任規劃及發展工作組組長,負責由規劃到執行的全流程管理。
這個新機制除了提升了決策層次,還凸顯當局加快落實北都的決心。三個工作組各自有更明確分工,由司長或副司長領軍,三組聯動,再由委員會統籌協調,確保資源高效分配。為了確保項目規劃盡快落實執行,規劃及發展工作組還特設專案監督辦公室,對逾時限而未完成審批的節點作出介入,以加快相關部門審批速度。
新機制的最大核心優勢,在於制定了產業優惠政策包,涵蓋批地、地價、資助或稅務減免優惠,以吸引高增值產業落戶香港。雖然施政報告沒提及優惠包的細節,但消息人士透露,財政司司長可因應不同產業政策需要,在批地時可考慮公開招標,甚或直接批地;並可因應實際情況需要作免地價或收象徵式地價。財政司司長還可通過提供稅務減免,吸引龍頭企業落戶。
這些優惠政策包可謂是大手筆,因以往稅務減免是針對整個行業,甚少只向個別龍頭企業提供。這次政府通過靈活運用系列優惠政策包,向生物科技、先進製造業等龍頭企業提供定制化支援,吸引其來港設廠。
事實上,周邊地區早已用類似優惠政策招商引資。新加坡成功從轉口貿易港轉型為製造業強國,在生物醫學、半導體和高端化學品扮演重要角色,便是通過提供長達5至10年免稅優惠,吸引新興工業和高科技產業落戶,令新加坡能持續轉型升級。
內地同樣以地價和稅務優惠吸引外資來華設廠,最佳例子是上海市政府2018年以市價一成的價錢批地,還安排銀行貸款,成功吸引Tesla落戶上海設廠生產電動車,條件是Tesla須在2023年納稅額達到22.3億元人民幣,否則便要歸還土地。
港府如今有了優惠政策包,在與海內外新興產業龍頭洽談落戶事宜時,有更大底氣向對方提供不同選項的優惠政策。不過,各地都在招商引資,當局更應主動接觸龍頭企業,以示誠意,才能收到築巢引鳳來的效果。
此外,當局亦要盡快落實施政報告提出為北都發展訂立專屬法律的立法程序,以便成立法定園區公司,以便管理園區人流、物流、資金流、數據和生物樣本流的跨境流動。若能打通香港與深圳生物樣本流,將有助吸引高端生物醫藥公司或藥廠落戶香港,推動生物醫藥發展。
租約靈活批地,吸發展商投資
在龍頭企業未進駐,產業未成形前,施政報告亦提出新政策來吸引發展商投入北都發展。例如提出以試點形式在洪水橋商業用地推行「分階段開發」模式,容許先興建臨時設施,如零售、娛樂或會展項目,匯聚人流,測試市場反應,以便對長遠發展作靈活調整。
同時,施政報告亦提出以租約而非地契的靈活形式批地,租期約7年,消息人士透露,當局正考慮租約可續租兩次,租金可加可減,希望通過這彈性做法,吸引企業落戶和投資。
施政報告提出的多項具體政策,相信可吸引更多龍頭企業,若政策能早日落實,有望加快北都發展,成為香港經濟轉型的新引擎。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使用優惠代碼【ETN1WWS】,選購五星級酒店級海鮮► 立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