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2025年數據顯示,新興市場股市波動率與已發展市場趨近,差距從十年前1.5-2倍縮減,主因政策改革與企業治理提升,貿易收入佔新興市場總收入35%。
事實要點:
▷ 新興市場貿易收入佔總收入35%(美國出口僅13%)
▷ 十年前新興市場波動率為已發展市場1.5-2倍
▷ 2020年3月MSCI新興市場波幅低於已發展市場
▷ 2025上半年新興市場在美關稅及中東衝突下保持韌性
▷ 新興市場企業改善管治透明度與國際標準接軌
經過數十年的多方面改革,新興市場股市的質素已有所提升,更能抵禦外圍衝擊,現時可見新興市場與已發展市場的波幅更趨於一致。
*改革收效,提升資產質素*
十年前,新興市場股票的波動率約為已發展市場的1.5至2倍,但隨著指數成分結構轉變,加上新興市場的基本因素改善,而許多新興市場現採用較正統的宏觀及貨幣政策,遂令兩者的差距收窄。
這種趨勢的關鍵動力來自多個新興經濟體推行實質改革所帶來的成果:更完善的宏觀政策框架、更嚴謹的財政紀律、更穩健的制度。此等針對性政策改革有助減輕新興股市的波動,使之與已發展市場的水平接軌,有時甚至更勝一籌。
此外,新興市場的企業亦致力改善營運標準、企業管治與資訊透明度,逐步與領先國際的跨國大企業看齊。整體而言,這些改革有助增強區內股市的穩定度,強化投資者信心,讓他們重新認識新興市場的風險和機會。
*政策更明確,可抵外圍風浪*
新興市場的韌性漸強,從近年發生的環球衝擊事件可見一斑。2020年3月新冠疫情期間,美股波幅明顯高於新興市場,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波幅顯著低於已發展市場。至於2025年上半年,在美國的新關稅政策及中東武裝衝突引發波動之際,新興市場仍然保持強勁韌性。當美國的政策愈來愈不明朗,新興市場的政策反而更加清晰和一致:中國重申私人市場佔經濟關鍵地位;印度正推行大型基建計劃;大部分中東經濟體全力推動經濟發展;亞洲維持強勁競爭力,特別是科技方面。
普遍來說,新興市場的經濟、財政和貨幣政策更見務實審慎,讓市場較容易理解和接受。在關稅議題方面,貿易相關的收入佔新興市場股票資產類別總收入的35%,而來自美國出口的收入僅佔13%。除此以外,區內市場的估值大幅折讓,即使上半年接二連三出現不利消息,但新興市場仍錄得可觀表現。
*新興市場機遇,不容忽視*
新興股市過往被視為「本質上風險較高」,但由於出現上述結構性轉變,其波幅已減低至與已發展市場相若的水平,有時甚至更低。環球股票投資組合目前對新興市場的配置偏低,隨著轉型趨勢延續,現在是時候重新審視對新興市場的投資。
投資者可透過新興市場股市接觸到更加多元化的優質資產,捕捉前景可觀的增長主題,以及對全球市場影響力愈來愈大的企業所帶來的機遇。當然,在涉足領域如此廣闊、結構多樣的市場時,審慎的選股策略不可或缺。《晉達資產管理大中華零售業務主管 李玉麗》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憑獨家優惠碼【ETN2508】,購物滿$500即送免費禮品►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