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謂唔怕貨比貨,至怕唔識貨。港股今年升幅亮麗,但在中美貿易糾紛前就明顯弱雞,環球股市在上周的跌市中,恒生科技指數原來是跌幅驚人。
之所以在危機中跌幅最多,是因為港股是個資金來去自由之港,一到資金要走路,港股就成為「自動提款機」,資金要跑步離場,去回槍救駕。這個走得快,亦有好處,他日局勢穩了,資金亦會跑步回港。
這種來了又走,走了又來,是在港搵食的游資的特性,投資者宜以平常心視之。潮水漲退各有時,退了的,總會漲回來,只要順勢,不強求,只求賺少少,不求博多多,不在火車頭前執金,只在火車尾後執銀仔,便可避險。
昨日(16日)港股先彈後跌,是很自然的,一如本欄昨日估,如按2024年10月國慶回來後走勢,恒指怕還有千點可跌。
昨日A股成交縮至兩萬億元人民幣下,不少股票是先高後低,都指向目前任何衝高,都會以回落收。投資者宜搵間抵食茶樓,一盅兩件,歎下先,暫離股市,食咗好過輸咗。
不是謂中港股市已升完,後市A股可見4800,港股可見30000。市確是未升完,但未升完不等於不會調整。
據《金融界》報道,港股恒生指數昨收市跌0.1%,報25888點;恒生科技指數跌1.2%,報6003點;國企指數漲0.1%,報9259點;紅籌指數漲0.6%,報4071點。大型科技股中,阿里巴巴(09988)跌0.2%,騰訊控股(00700)跌1.1%,京東集團(09618)跌0.7%,小米集團(01810)跌3.6%,網易(09999)漲0.1%,美團(03690)跌1.2%,快手(01024)跌0.7%,嗶哩嗶哩(09626)漲1.1%。生物技術股大漲,藥捷安康(02617)漲超46%。
中泰證券預計2025第三季醫藥板塊整體業績或將持續分化,創新藥板塊中部分優質龍頭等憑藉產品管線優化與國際化進展預計維持快速增長;CRO(受託研究組織)/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行業經歷短期調整後,受益全球訂單恢復與運營效率提升,業績有望逐步企穩;器械板塊整體表現穩健,細分賽道如影像設備等已有回暖趨勢,體外診斷考慮DRG(診斷關聯群)/DIP(按病種分值付費)推廣等外部因素或階段性承壓;受政策與行業周期影響,部分中藥及醫療服務企業仍面臨短期增長壓力。整體而言,醫藥板塊三季度業績有望逐漸回穩,建議關注部分業績確定性高、增長動能充足、估值合理的優質標的。
法國外貿銀行在中國銀行業展望媒體會中表示,在外部利率下調背景下,內地銀行面臨淨息差收窄的壓力,可能對銀行傳統盈利模式帶來挑戰。但投資端已呈現積極訊號,以銀行持有的政府債券為主的交易帳簿表現突出,成為行業發展中的重要支撐點,另外中國存款利率調整機制發揮作用,銀行下調存款利率後有效緩解了銀行的資金成本壓力,為其經營提供了更多空間。
*摩通唱好中資三大電訊股*
摩根大通發布研報稱,看好三大電訊商,因股東回報吸引、利潤增長健康,以及AI帶來的潛在雲服務收入增長空間。首選中國電信(00728),因其擁有最大的雲業務敞口,而且傳統移動和寬頻服務最具韌性,目標價7.5元。
至於中國移動(00941)及中國聯通(00762),目標價分別為110元及12元,均獲「增持」評級。過去3個月,中移動、中電信及聯通的股價均跑輸恒指。該行認為,目前三大電訊商的股息率具吸引力,預期中移動、中電信及聯通全年股息率分別達6.3厘、5.4厘及5.6厘。《資深投資者 石鏡泉》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助眠救星】加拿大銷售No.1 | 維柏健[快睡寶]限時2件75折。即上 healthsmart.com.hk (優惠期至23/10/2025)►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