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標普於2025年9月15日將新地評級展望由「負面」上調至「穩定」,維持「A+」評級,主因其財務管控、穩健現金流及購地紀律,預計2026-2028年債務年減40-50億港元,2025年合約銷售460億港元超預期。
事實要點:
▷ 2025年合約銷售460億港元(原預測300億)
▷ 2026-2028年債務年減40-50億港元
▷ 2025年買地出資30億港元及收回30億港元
▷ 債務/EBITDA比率維持低於3.5倍(觸發降級門檻)
▷ 預計年合約銷售300億至3309億港元(2026-2028)
評級機構標普表示,因應新地(00016)在財務上實施積極主動管理,並因為有穩固的現金流及在買地方面保持紀律性,以確保其信用,因此將其評級展望由「負面」調整為「穩定」,並維持其「A+」長期發行人信貸評級及已擔保優先無擔保票據的評級。標普相信,新地的多元及具規模的收租組合,有助緩解在港地產發展業務的營運邊際利潤受壓的情況。
該行相信,新地的債務相對除息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比率維持在低於3.5倍數水平,並相信其繼續會運用售樓及租金收入所錄得的巨額現金收入,去減低債務,並預料由2026年6月底止年度起至2028年度,憑著其高質大眾及豪華住宅的銷售紀錄及執行力,其債務會按年減少40億至50億元。
該行估計新地會在相應期間每年錄得合約銷售300億至3309億元之間。單在2025年度,其已經透過銷售啟德新盤天璽.天及將軍澳Suerra Sea錄得合約銷售197億元,致期間總體合約銷售增至460億元,超越了該行預測的300億元水平。
*標普料可提升新地評級空間有限*
該行提及,在2025年度,料新地出資30億元買地,並從政府收地方面收回30億元。在買地同時,其亦估計,隨著新地的新收租物業如高鐵西九龍上蓋及上海3幢ITC項目陸續落成,資本開支減少,在發展住宅方面亦會減少投放。
該行稱,若果香港房地產行業加速惡化,及新地的樓盤銷售顯著低過其預期,並且營運上偏離原有商業或財務管理策略,例如大增買地胃納,或將債務相對EBITDA比率提升至超過3.5倍,並將債務相比債務加股本比率提高至25%,又沒有顯著改善時,便會降低新地的評級。以目前狀況,該行料可提升新地評級的空間有限,但是一旦新地透過售樓及租金收入將債務相對EBITDA比率降至2倍以下,便有望提升評級。
《經濟通通訊社15日專訊》
【你點睇?】蘋果發布超薄iPhone Air,市場反應一般,股價跌1.5%。你認為其產品仍物有所值?►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