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舉辦ETF市場發展討論會,貝萊德iShares股票產品策略亞太區主管吳宇熙在會上指出,由去年至今,全球ETF資金流繼續增加,因對股票流入增加。他指出,產業型方面看好AI。另自6月起,市場憧憬減息預期刺激生物科技、金融、工業造好。而實體黃金,數字資產資金流穩定,以助投資者分散風險。
吳宇熙續指出,自今年3、4月起,基於國家政策改變,市場對ETF中、港或相關科技股資金流增加。在科技之外,更可見半導體、軟件等子板塊受追捧。
華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國際業務主管蔡玉提到,在亞太區主動型ETF資產規模佔比不足10%,相對一些成熟市場,則可達到30%。蔡玉指出,差距在於投資者教育及市場健康發展,但隨香港有更多產品出現,相信會給予投資者更多使用例子。
*監管變革是ETF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摩根資產管理亞太區ETF、數位化及直銷業總監司馬非指出,30%為更發達或更成熟的市場水平,而該批市場增長動力是監管變革,如澳洲、美國,且通常因其交易透明、成本低、效率高,ETF工具是監管機構希望推廣的方向。他續稱,可見不僅是零售額外分銷渠道推動增長,亦有來自保險、投資機構端推動。他亦稱,已開始在中國看到這種監管變革的開端,因此相信監管變革是ETF增長的重要推動力,最終亦將在香港發生。
《經濟通通訊社15日專訊》
【說說心理話】網戀騙案:專家分析為何女性/高學歷人士較易「沉船」!若不幸被騙,如何處理自己情緒?►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