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12日報道,美國繼續對中國實施芯片出口限制,中國芯片嚴重短缺,政府現要求中芯國際(00981)(滬:688981)的產品要優先供應華等龍頭企業。
中美元首10月會面後,美國沒有撤銷對中國出口芯片的限制。報道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先進半導體短缺,導致科技公司都在爭奪國內有限的芯片。AI初創公司DeepSeek(深度求索)今年較早時因芯片短缺而推遲發布最新模型。
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政府已開始干預中國最大芯片製造商中芯國際的產出分配方式,試圖優先滿足華為和國家領軍企業的需求。華為也利用中芯國際的技術生產人工智能芯片。
*科企採「捆綁式」芯片策略彌補算力不足*
除此之外,中國科企也在想辦法解決芯片不足問題,如華為等公司將包括數以千計的芯片捆綁到一起,組成龐大且耗電高的系統,以幫助訓練AI模型。總部位於上海的沐曦集成電路也使用較老而更易獲得的工藝設計芯片,將兩枚或多顆小芯片封裝在一起,來彌補算力不足。這種「捆綁式」芯片策略推高數據中心能源消耗,多個地方政府開始對相關企業給予電費補貼。
此外,有中國企業繼續走私進口英偉達芯片,或利用雲端運算在其他國家遠程使用英偉達芯片。據《華爾街日報》看到的合約顯示,至少有16個冰箱大小的Blackwell機架原定於11月交付,這些機架被拆分成較小部件付運並在中國重新組裝。此等規模的芯片不足以訓練先進的大規模AI模型,但仍可用於研究和開發強大的程式。
《經濟通通訊社13日專訊》
【你點睇?】您是否也對日本的熊出沒情況感到擔憂?立即投票,讓我們知道您的想法。► 立即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