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通通訊社28日專訊》市場傳出中國將於8月底推出穩定幣之際,中國人民銀行前行
長長周小川就穩定幣的潛在危險發出警告。據「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文章,
周小川從6大角度評論穩定幣,指目前關於穩定幣的某些討論只是從單一視角出發,如要推演穩
定幣的運作和未來前景,需多維度、多視角的檢視。
*準備金託管應是央行或央行認可並監管的託管*
他指出,從央行的維度來源,目前有兩點擔憂:一是「濫發貨幣」,即發行方在缺乏真實
100%準備金的情況下發行穩定幣,也就是超發;二是出現高槓桿放大,即發行後的運轉會產
生貨幣派生的乘數放大效應。因此,應明確發行準備金的託管機構是誰,實踐中存在託管人不盡
職的情況,這在過去已有許多案例,但準備金託管必須是一種可靠的託管,應該是央行或央行認
可並監管的託管,否則就不太可靠。
其次,從金融服務模式模度去看,假設未來的生態系統是金融活動大規模去中心化,資產和
交易工具大規模代幣化,則穩定幣將大有用場。一是穩定幣能適配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
發展;二是代幣化是DeFi運作的必要基礎。不過,並非大量金融服務都適合去中心化,能透
過去中心化方式實現效率大幅提升的金融服務並不多。作為技術基礎的代幣化的真正需求究竟有
多大,也需要冷靜估算。
第三,從支付系統視角去評估,支付系統換代有兩大關切:一是支付效率,二是合規性。支
付效率提升被認為是穩定幣的潛在優勢之一。在目前支付系統數位化的過程中,提升效率的路徑
大致上有兩條。第一條路徑是繼續以帳戶為基礎,在IT和互聯網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創新。
第二條路徑則是基於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貨幣的全新支付體系。
*穩定幣未必能進入有效流通*
第四,從金融市場、資產市場交易的角度來看,最需要防範的問題是操縱市場,特別是價格
操縱,為此需要建立充分的透明度和有效的監管。不過,在改進後的現行製度架構下,無論是美
國《天才法案》、香港的相關條例,或是新加坡的監管規定,對於這些問題都尚未做到令人放心
。
第五,從微觀行為維度去看,穩定幣的發行機構一般是以獲利為目的的商業機構,穩定幣相
關的支付業務、資產交易業務中,大量主體也都是商業性機構,商業機構必有其商業動機。但穩
定幣和支付系統中包含一部分具有基礎設施屬性和普惠屬性的功能或環節,不能靠企業自身利益
最大化的邏輯來指導微觀行為,而應該具有公共服務的精神。應該對哪些領域適合市場化主體、
哪些屬於基礎建設性質有清楚界定。需要有微觀視角分析微觀層面穩定幣各參與方的動機和行為
模式。
第六,從流通路徑維度分析,穩定幣的流通路徑涉及從發行到特定場景的市場流通、回籠的
整個循環過程。穩定幣發行商獲得了相關牌照,繳納了備付金,不等於發行了穩定幣。若缺乏足
夠的需求場景,穩定幣未必能進入有效流通,即有可能領了發行牌照卻發行不出去。
周小川在2002年到2018年間擔任人行行長,監督中國多場貨幣政策和外匯操作改革
,曾一度呼籲創造一種「超主權儲備貨幣」,這將削弱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主導地位。
(jq)
【你點睇?】特朗普於2025年8月25日宣布解除聯儲局理事麗莎·庫克的職務,您認為此舉對全球金融市場及美元國際地位的影響程度如何?►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