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濱海投資(02886)2025年上半年收入29.3億元人民幣(同比-17%),淨利潤1.7億元人民幣(同比+3%);Q2管銷氣量增17%,城鎮燃氣毛差升至0.5元/立方米,融資成本降39%至4549萬元。
事實要點:
▷ 上半年收入29.3億元人民幣(同比-17%),淨利潤1.7億元人民幣(同比+3%)
▷ Q2管銷氣量同比增17%,總銷氣量11.4億立方米(上半年-14%)
▷ 城鎮燃氣毛差升至0.5元/立方米(同比+0.07元)
▷ 融資成本4549萬元人民幣(同比-39%),平均利率4.67%(降82基點)
▷ 增值服務收入3767萬元人民幣(同比+7%),毛利2540萬元人民幣(毛利率67.4%)
上周盛傳中央金融部門出手為熾熱A股降溫,港股上周連跌3個交易日,於50天線附近見支持,其後上周五(5日)有內地部委出台措施反內捲,推動恒指反彈。全周計,恒指收報25417點,累計上升340點或1.4%。市場本周將關注美國CPI,為聯儲局議息前最重要之經濟數據,預料恒指於25000點至25800點之間波動。
清潔能源營運商濱海投資(02886),於8月下旬公布截至2025年6月底止之中期業績。今年上半年,中國宏觀經濟受到特朗普關稅政策威脅,復甦步伐有待改善,加上第一季度天然氣消費較預期弱,公司收入按年減少17.0%至29.3億元;公司擁有人應佔利潤則按年上升3%至1.7億元。收入與淨利潤背馳,主要是業務質量改善(毛差修復)、開源(增值服務拓展)和節流(融資成本下降)所致。
業務質量改善方面,如前文提及,首季經歷暖冬和部分主要客戶需停工檢修,導致上半年公司總銷氣量按年下跌14%至11.4億立方米,管銷氣量和管輸氣量分別按年下跌12%和18.0%。惟單計第二季,總銷氣量已重回雙位數增幅,尤其管銷氣量按年上升17%,復甦勢頭更為明顯。展望下半年,隨著關稅挑戰有所緩和,以及憧憬中央加碼刺激經濟,終端天然氣消費將逐步回暖,公司預計全年管銷氣總量維持9%增長,冠絕同業。
為配合中央落實天然氣價格改革,各地方政府陸續推行居民用氣順價機制,以改善民用氣價倒掛和助力城市燃氣企業毛差回復合理水平。濱海投資旗下多個天然氣供應區域,如豐縣、招遠、昌樂、淄博等,上半年均先後發布天然氣零售價格調整措施。配合公司持續優化上游氣源架構,公司在今個合同年深化與上游供氣商尤其是「三桶油」之合作,降低採氣成本超過900萬元人民幣,推動上半年城鎮燃氣平均毛差按年上升0.07元人民幣至每立方米0.5元人民幣。
下半年,新的氣源結構合同年將運作整個時期,料下半年城鎮燃氣平均毛差依然有上升空間。在銷氣量回穩和毛差上升帶動下,預期濱海投資全年管銷氣業務毛利將有明顯增長。加上國產天然氣供應相當充足,未來購氣成本也會逐步下降,對整個城燃也有利好作用。
中期業績另一個亮點於增值服務,承擔開源任務,其分部收入及毛利按年皆增加7%,分別升至3767萬元及2540萬元;分部毛利率為67.4%。各細分領域中,除小型安裝業務較遜色外,燃氣具銷售、保險服務、非居維保毛利分別錄得91%、14%和61%的增長。燃氣具銷售業務尤為亮眼,受益於自營品牌「泰悅佳」產品銷售理想,毛利率更急升13個百分點至49.2%。公司計劃進一步完善燃氣具之銷售管道,計劃在9月底開通電商平台,引入不同品類產品,以接觸更多潛在客戶,拓寬銷售規模。同時,公司已全面開展廚房美裝業務,開拓新收入來源之餘,還可以與其他業務如保險、安防產品進行交叉銷售,產生協同效應。
另一方面,公司將持續精細化財務管理,降低融資成本,包括開拓多元化融資管道及持續優化融資結構,中幅節流。上半年融資成本按年大幅減少39%至4549萬元,平均貸款利率也急降82基點至4.67%,有效增加財務彈性,以應付長遠業務發展。
策略上,憧憬下半年天然氣產業在宏觀經濟推動下有序復甦,疊加公司致力降低融資成本和發展增值業務等利好因素,公司前景具有吸引力。近期公司股價在1.13元水平有支持,建議可於現價收集,中長期目標價1.4元。《俊賢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何啟俊》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沒有持有上述股票。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習特會」在南韓順利舉行,你認為中美關係是否將會逐漸回暖?► 立即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