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揆聯盟推極右,外交大考迎面來
22/10/2025
日本國會舉行首相指名選舉,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當選,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不但打破日政壇性別天花板,更標誌日政治格局向右轉。高市拜相後面臨諸多挑戰,下周先迎來外交大考,考驗其如何與美國、中國和南韓打交道。
高市拜相一波多折,因其右翼執政理念以及堅持起用收受政治獻金的萩生田光一,不惜與中間派公明黨決裂,結束26年來執政聯盟關係,然後幾經尋覓和談判,終與極右翼維新會達成閣外協作,組成右右聯盟。
與特締結私交,考驗外交手腕
右右聯盟是一場政治聯姻,因高市和維新會均有著共同理念,包括修憲,讓自衞隊升格為國防軍、增加防衞開支,又支持參拜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通過結盟,各取所需。
雖然兩黨在眾議院合共擁有231席,距離過半數門檻仍缺兩席,但已足以保住自民黨執政地位,而維新會則利用中央政府資源,實現從關西地方政黨朝全國政黨方向轉型。
高市一直以前首相安倍晉三的衣缽繼承人自居,外界關注她能否延續「安倍經濟學」,透過財政刺激、大規模量化寬鬆貨幣和鼓勵民間投資這三枝箭,來重振日本經濟,以及複製安倍經驗,通過與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建立私交來強化日美同盟。
不過,高市想成為「安倍經濟學2.0」是妙想天開,因時移世易,安倍當年正值日本深陷通縮,需要靠量寬來提振經濟,而現時日本面對的迫切任務是遏抑物價,若硬搬照抄安倍三枝箭,只會令通脹問題火上加油,難以澆滅,並反過來反噬經濟。
此外,右右聯盟根基本不牢固,在國會兩院又未能掌控過半數議席,而自民黨內部存在分歧,已注定高市是弱勢政府。一旦國會討論具爭議法案而無法通過,在野黨提出不信任動議,高市便有倒台、提前大選的可能。
高市尚未全情投入如何應對經濟問題,下周便要面對連場外交大考。首場考試是特朗普來訪,相信特朗普除了要求她履行剛卸任首相石破茂所作出的5,500億美元投資承諾外,還可能會施壓要日方在能源、芯片作出更多和更具體投資要求,並迫日本分攤更多駐日美軍的開支,甚至可能要求高市在美日同盟中充當遏制中國的馬前卒。
右翼言論不安,中韓謹慎對待
對毫無外交經驗的高市來說,這是重大挑戰。安倍成功與特朗普建立深厚友誼,一起打高球,狀甚老友,日美關係非常密切,而石破茂卻與特朗普關係疏離。高市在強化日美同盟、增加防衞開支、遏制中國的立場,與特朗普的外交理念契合,能否因此與特朗普產生化學作用有待觀察,但要達到目的,她可能要付出相當大代價。
美日達成的貿易協議,日本要在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獲利初期是美日對分,在回本後卻是美國分走90%利潤,已令日企覺得不公,問題是高市是否有勇氣向特朗普提出重新談判,並在未來新投資爭取有利日企的條款。
若高市同意為駐日美軍分攤更多軍費,可能激化民間的矛盾。因此,高市在如何巴結特朗普之餘,又不損害日企和國家利益,將考驗其政治智慧和外交手腕。
第二場外交考驗是她前往南韓慶州出席亞太經合峰會,爭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南韓總統李在明會晤。可是,高市的右翼史觀,包括否定南京大屠殺、質疑慰安婦,令中韓均對她有戒心和抱持謹慎態度。再加上她支持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又主張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令人擔心她在台海問題或歷史問題上,觸碰中國和南韓紅線,令日中和日韓關係惡化。
因此,高市雖圓了女首相之夢,但面對內外挑戰,正是高市執政能力的考驗,究竟會是帶領日本破局的鐵娘子,還是逃不過輪迴的短命首相,很快便會有答案。
【你點睇?】您是否也對日本的熊出沒情況感到擔憂?立即投票,讓我們知道您的想法。► 立即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