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水甩漏速補救,思維變革更重要
21/10/2025
政府採購樽裝水風波雖是個別事件,卻揭示香港公務員體系邁向「有為政府」面臨的系統性挑戰。成功的改革不僅需要有效查找漏洞予以補救,關鍵更在於觸動深植體系的官僚文化,建立主動負責、注重實效的氛圍。
政府在採購過程中受騙,不但關乎公眾形象,更是治理能力的考驗。港府確有予以充分重視,審查專責小組兩個多月間完成報告,物流署已開始落實六項先行改善措施,下一步將展開紀律調查,整體效率算高。
這次風波固然涉及外判商欺詐,但物流署的監管與招標機制為何失效,是社會更關注的焦點。審查專責小組提出多項改善措施,旨在堵塞制度漏洞,其中包括訂明採購過程盡職審查具體要求、成立「採購及物料管理審核組」加強抽查、修訂招標條款加強審查和管理合約權力、設立電子資料庫跨部門共享投標和合約資訊、加強人員防騙培訓等。
這些技術層面的制度修補誠然重要,但完善治理並不能忽略人本身的因素。樽裝水風波實際上說明有關部門存在嚴重的程序僵化、官僚主義等作風問題,令把關機制淪為走過場。
把關僵化怠懶,未有跟進破綻
專責小組報告揭露,物流署本有不只一次機會察覺騙局。物流署曾發現鑫鼎鑫4月文件印章所示製造商名稱不正確,審計署認為此乃明顯詐騙跡象,但物流署沒有直接聯絡製造商以核實文件真偽,也未即時向執法機構舉報。鑫鼎鑫8月就改變樽裝飲用水的製造商和品牌名稱而申請更改合約時,亦提交懷疑虛假文件,而物流署同樣未有即時採取所需行動。
這恐怕就是倦政怠政的表現,甚至不能排除有人刻意利用制度漏洞的可能。相關人員並未盡職確保中標公司產品和服務合規和符合食物安全要求,更沒有將心比心地考慮這些樽裝水是由全港公務員一同飲用,放棄把關責任。
財庫局局長許正宇指出,相關人員在盡職審查和應對潛在欺詐行為方面,其洞察力和警覺性未能配合現今商業社會狀況,與合理期望有明顯落差。他和專責小組均認為,要確保政府人員日後能更有效執行採購工作,必須從根本去重塑工作文化。
建設主動心態,實現有為政府
的確,專責小組提出的六項措施之中,最重要的其實是最後一項「建立主人翁工作文化」,將「盡職盡心,採購為民」植根物流署人員心中。這是治本之道,也是難度最高的一項。
公務員體系不能是簡單的程序執行者,而必須是領導者和治理者;不單是「手」,更是「大腦」。這種思想建設比任何的制度修補都遠遠困難得多。但所謂路在腳下,港府必須從持續的制度優化、明晰權責;加強治理能力培訓和建設、培養公務員的系統性思維;革新考核和激勵機制,有效賞功罰過等方面多管齊下,引導體制內的思維變革。
樽裝水風波對港府有危亦有機,各部門應舉一反三,主動排查現有招標制度潛在漏洞;施政報告提出的「部門首長責任制」亦應加快落實到位,推動部門首長建立有效管理團隊與運作系統,突破瓶頸、補齊短板。
世界急速轉變,新挑戰不斷湧現,唯有改變思維和心態,以「主動作為」取代「被動反應」,從「避免出錯」轉向「創造價值」,香港方能打造一個與時俱進的有為政府。
【說說心理話】照顧者專欄作家:照顧者最需要的,是別人肯定他的付出,及認同他的情緒!分享照顧患認知障礙症長者心得► 即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