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部署 | AI泡沫論再返視野,騰訊京東中芯放榜
09/11/2025
《一周部署》你需要關注的未來一周財金事件:
華府停擺或致CPI缺席
美國參議院日前仍未能通過《特定聯邦僱員撥款法案》,兩黨分歧使政府停擺難以解除。停擺導致部分聯邦部門停工及公共服務中斷,市場信心因此受挫。此外,就業報告未能如期發布,下周的CPI數據也可能史無前例地缺席,可能要被迫取消或以估算替代,影響統計準確性。若停擺持續,美國官方經濟數據將出現歷史性空白,美聯儲面臨更大決策壓力,市場亦可能認為其減息速度落後於形勢。
政府停擺僵局的突破點在何時?有人認為感恩節會是關鍵節點。此前的人力短缺已導致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減少航班調度,若此情況嚴重影響感恩節期間的民眾出行,恐將引發廣泛民怨甚至社會動盪,這應會促使兩黨達成妥協並重啟談判。
AI泡沫言之尚早
沉寂一時的AI泡沫論又再甚囂塵上,高盛行政總裁蘇德巍、世界經濟論壇主席布倫德等金融界巨擘均指目前以美股七雄為代表的科技股估值過高,存在泡沫,引發美股上周顯著回調。AI產業經營模式可否持續的確存在疑問,隨著AI應用漸趨廣泛,需要更多資本投入,變成燒錢遊戲。就如日前OpenAI CFO表示,希望美國政府能為其基礎設施融資提供擔保,結果引來外界批評,執行長奧特曼後來澄清OpenAI不需要、也沒有要求政府擔保以避免破產的想法。
不過AI科技作為中美兩國的激戰場,前景絕不可小覷,一直有大量資金入場押注,即使有AI技術科企被淘汰,立即就有新人上場補位,而獨家「賣鏟子」的英偉達更是錢途無限。目前只是AI競爭的第二年,贏家尚未誕生,後續還會有無人駕駛、無人工廠、人形機械人等戰場等著資金布局,要談AI泡沫言之尚早。
AI用電將成資金風口
承上個話題,AI的用電量非常龐大,主因來自於其依賴的資料中心進行大量的運算和冷卻,導致電力需求急增,因此電力股成為本輪AI熱潮中最讓人意外的概念股。此前美股核電概念暴漲,中資電力股反應不大,但在英偉達CEO黃仁勳的提示下,相信此類股份未來會愈來愈受資金青睞。
中國在能源成本上比美國有優勢,即使國產晶片的能效低於英偉達,地方政府加大了能源補貼,使一些最大型數據中心的能源成本下降多達一半。進入AI時代,本來就是用電大國的中國,未來必須增加電力設備布局,才可以在AI競爭中不被美國甩開,電力企業營收前景可觀。
騰訊繼續穩紮穩打 京東盈利萎縮不被期待
多家華爾街大行對騰訊(00700)第三季前景維持正面。以大摩為例,預期收入按年增長約 13%,Non-IFRS營業利潤年增約 18%,重申增持評級,目標價700元,花旗報告則維持買入,目標價上調至約735元。分部來看,遊戲收入續有亮眼表現,增長可達約17%至18%。同時,網絡廣告和金融科技(包括雲業務)收入預計亦分別有約10%及20%的雙位數增長。
至於深受內捲影響的京東(09618),大行預測其第三季收入將錄得同比約10%至14.3%的增長,增速明顯放緩,主要因 2024 年「以舊換新」政策基數較高,以及家電電子品類銷售增幅縮窄。非 GAAP 淨利潤方面,摩根士丹利預計同比大幅下滑 63% 至 65%,利潤率跌至1.55%,主因新業務如外賣和快商務投入加大,利潤承壓。
內地晶片代工龍頭中芯(00981)將發放季績,大行預測第三季收入按季增長5%至7%,毛利率指引為18%至20%,主要增長動力來自AI相關產品需求、消費電子、工業及汽車領域提前備貨,產能利用率預計維持在接近滿載,如高盛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83.5元,其認為AI拉動需求、平均售價提升將繼續推動成長。

*上表綜合列出上市發行人所公布的董事會會議召開日期。本清單未必盡列所有同類事項,並僅供參考。閣下應隨時留意上市發行人的公告。

姚浩然:下周留意騰訊等重磅業績股!恒指續橫行?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