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DWS指出2025年9月聯儲局會議減息25基點理據充分,基於就業市場降溫及通脹未顯著受關稅影響,未來關注點為政策立場及經濟預測。
事實要點:
▷ DWS指9月會議減息25基點理據充分
▷ 就業數據顯示勞動市場持續降溫
▷ 通脹未見關稅構成顯著價格傳導壓力
▷ 未來物價風險含企業加價、勞工短缺、產能緊張
▷ 市場預期2026年前利率降至中性或更低
DWS首席美國經濟學家Christian Scherrmann表示,目前形勢可謂相當明朗。最新就業數據顯示勞動市場持續降溫,而通脹方面則未見關稅構成顯著的價格傳導壓力。企業似乎選擇自行吸收部分價格壓力,因此或會加緊成本控制,尤其在人力資源方面。市場情緒指標亦印證了此看法。整體而言,9月會議減息25個基點的理據已相當充分。
*儘管近期通脹數據表現理想,惟未來物價上行風險仍不容忽視*
他指出,然而,該行認為是次會議的焦點絕不僅止於此,仍需關注的問題在於:聯儲局官員的鴿派立場會有多明確?其經濟預測將如何反映該立場?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又將如何為決策定調?究竟這只是一次安撫勞動市場、略帶鷹派色彩的「保險式」減息?抑或會如部分官員所暗示,為未來一連串的減息行動鋪路?
他提及,儘管近期通脹數據表現理想,但未來物價上行風險仍不容忽視。企業終究可能選擇加價來維護利潤空間。此外,若先前承諾的重大投資項目落實,合資格勞工的短缺及產能緊張亦可能會推高物價。另一種情景是需求持續疲弱,雖可徹底消除通脹憂慮,但代價是失業率大幅飆升。若這兩種情景同時出現,則會形成「滯脹」,這對聯儲局官員而言為最棘手的局面。屆時,局方或需如同1970年代般,優先遏制通脹,再設法扶持經濟。
*預料鮑威爾將選擇更為審慎路徑*
他續指,面對上述風險,聯儲局要維持語調上的平衡並非易事。相比之下,市場的預期則更為明確,普遍認為利率將在2026年前降至中性或更低水平。
他表示,該行預料鮑威爾將選擇更為審慎的路徑。在前景未明、政策失誤風險增加的背景下,「依賴數據」的策略顯然更為穩妥。畢竟,鮑威爾即將卸任,在重重挑戰下或更傾向於實現經濟「軟著陸」,以維護其政策聲譽。與此同時,隨著圍繞其繼任人的討論持續升溫,預計聯儲局內部意見分歧仍將存在,不排除部分官員主張減息幅度擴大至超過25個基點。
《經濟通通訊社12日專訊》
【你點睇?】俄朝領袖會談,金正恩表示願盡力助俄,並稱之為兄弟間義務。你認為朝俄緊密關係會促進半島和平,還是刺激南北對峙?► 立即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