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2025
立法會主席問題的深層考量
立法會主席一職素以「議事重鎮」著稱,掌握會議節奏與議程安排,對議會運作影響深遠,更重要的是,主席是議會的象徵,必須能在社會建立權威及可信的形象,是以過去都由政界重量級人物擔任。近日主席梁君彥宣布不尋求連任,連同於同日宣布不再參選的資深議員馬逢國,即時引發兩大焦點:主席由誰繼任?是否應以70歲為議員退任的界線?
據了解,有關方面並未下達明確信息,但在私下會見中曾「溫馨提示」多位年長議員關注年齡議題,行事風格彷彿效法古代「杯酒釋兵權」的智慧,以委婉方式,提醒得勢者讓出權位。梁自己過去一年內不斷積極主持會議,甚至被傳有意再續主席任期,但最終決定不再參選,更在會見傳媒時多次強調自己年過七十,其行動與最終決定反差極大,不免令政界與傳媒紛紛揣測,是否帶頭釋出「七十劃線」的信息?
目前立法會內有12位年過七十的議員,他們經驗豐富,且健康狀況良好,有能力「多坐一回」。放眼國際,尤其是美國國會,中老年議員仍活躍於各大委員會,立法品質與效率並未因年齡受限。同時,在愛國者治港的發展大勢下,有大量政界新鮮人進入立法會,現實上亦需要資深議員將審議法律的經驗傳承下去。不過,由於這批議員通常掌握議會的重要職位,公眾焦點自然集中在他們身上,他們不退位,年輕有能力的議員自然難以上位或爭取曝光,而且太多年長議員,在觀感上亦不太好,畢竟國際政壇亦不時譏諷美國國會為「元老院」,避不開「勢力固化」的批評。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上周一宣布不尋求連任,會見傳媒時多次強調自己年過七十。(梁君彥fb圖片)
筆者估計,「七十劃線」或已是大勢所趨,關鍵在於是實施一刀切的死線,還是保留彈性機制,容許少數資深議員基於健康、表現或專業貢獻而獲得特例。筆者傾向後者,畢竟立法會積累的工作慣例、審議流程乃至人脈網絡,都無法在短時間內靠新人完全承接。
坊間對繼任人選已有多番熱議,四大熱門名字浮出水面:陳健波、陳振英、李慧琼和廖長江。陳健波是公認大熱門,無論經驗、功勳及公眾聲望,均屬上上之選,立法會一年前已盛傳他是繼任的大熱人選,安排他擔任內務委員會副主席,就是讓他累積管理立法會的經驗。但他年過七十,目前浮現「七十劃線」的問題,正是他登上議會頂峰的最大障礙,若硬性劃線,他恐無法連任議員。
次熱門當屬陳振英,他個人能力極強,兼且能言善辯,是議會內後起的菁英分子,當下擔任財委會主席,對預算審核瞭若指掌,深得同僚支持,絕對有能力做好主席工作。然而,他過去在政壇的「出鏡率」不及其他候選人,政治履歷尚待豐富,要與元老級的主席人選相比,仍需時間累積公眾認知。
李慧琼則是中央重點栽培的人物,令中央與特區溝通順暢,形象健康有為,擔任內會主席多年,有極豐富的議會管理經驗,早已被政界視為主席的必然人選。惟她目前已擔任人大常委這要職,定期要請假赴京開會,可能構成時間安排上的難題,而且她年紀較輕,未來仍有不少機會。當然,若中央認為非她莫屬,必定有辦法妥善處理。
廖長江作為建制派「班長」,政治地位極高,在政黨協調與團隊管理上具備優勢。坊間傳聞,有關方面原本早兩屆已屬意由他擔任主席,但他興趣不大,然而今日已進入愛國者治港的新時代,不能排除有被說服接任的可能性。
最後,筆者覺得,葉劉淑儀亦是潛在的人選。外界一般相信她已貴為行政會議召集人,而且早年亦曾婉拒出任,所以估計由她擔任的機會不大。不過,行會召集人的地位雖然顯赫,但在愛國者治港的新時代,立法會主席的代表性及影響力日益重要,或許能讓她重新考慮。若然中央希望有重量級人物壓陣,特別是維持立法會的國際聲望,她可能是最佳人選。當然,與陳健波一樣,她亦年過七十。
筆者認為,有關方面確實想勸退年長議員,但主席或部分重要的元老級議員是否不在此限,則尚有很大變數,而據聞多位年過七十的議員亦繼續進行備戰工作,未有受傳聞影響。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