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8/2025
移民英國|英國各地再爆發反非法移民示威 ,港人站在哪一方?
英國近日再出現一波反非法移民與聲援難民的示威浪潮,過去周末,全國多地至少舉行了十多場集會,包括港人熱門聚居地——大曼徹斯特的 Altrincham,以及利物浦等地。
第一波大型反移民浪潮的背景可追溯至 2024 年 7 月底的 Southport 事件——當時一名少年在兒童舞蹈班持刀行兇,造成多人死傷。雖然警方很快澄清案件與非法移民無關,但社交媒體上流傳的錯誤訊息,仍在部分社區激起對「外來者」的不滿情緒,並被一些極右團體用作動員反移民行動的契機。此後,圍繞安置尋求庇護者的酒店、社區中心等地,接連發生抗議與反抗議對峙。
在示威現場,一些反非法移民的參與者公開表示,他們反對的對象是「未經合法途徑進入英國的人」,而非所有新移民,並強調行動並非針對持 BN(O) 簽證的港人。不過,也有港人關注到,在社會情緒高漲、議題被簡化為「移民增加=壓力增加」的氛圍下,外界未必會細分合法與非法途徑。
事實上,港人社群內對難民議題的看法並不一致。有些人擔心政府在經濟壓力下,仍需花費可觀公帑安置庇護申請者,認為這對納稅人不公平;也有人將難民議題與治安、安全問題聯繫在一起。但同時,也有港人指出,這樣的泛化觀點可能忽視個別群體的處境。
除了透過 BN(O) 簽證或其他合法簽證移居的群體,少數來自香港的人士亦在英國提出庇護申請。在等待審批期間,他們可能會被安排入住由政府資助的臨時住宿,包括部分示威針對的「難民酒店」。對這些人而言,來自同鄉的「反難民」聲音,難免令人感到不安。
回顧 2019 年反修例運動及《香港國安法》實施後,英國政府推出 BN(O) 簽證計劃,讓數十萬港人得以移居英國。某種程度上,香港庇護申請者的案例,也突顯了英國在特定情況下對政治風險群體提供保護的可能性。因此,港人在討論相關議題時,或許需要在維護社會資源與尊重不同移民途徑之間,找到一個兼顧原則與現實的平衡點。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