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08/08/2025

iPhone時日無多?朱克柏格:AI智能眼鏡將取代手機!未來AI運算入口爭奪戰即發爆發!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方展策

    方展策

    少年時,曾研習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可惜學無所成,僥倖畢業。成年後,誤打誤撞進入傳媒圈子,先後在印刷、電子、網絡媒體打滾,略有小成。中年後,修畢資訊科技碩士,眼界漸擴,決意投身初創企業,窺探不同科技領域。近年,積極鑽研數據分析與數碼策略,又涉足 Location Intelligence 開發項目;有時還會抽空執教鞭,既可向他人分享所學,亦可鞭策自己保持終身學習。

    智城物語

  當智能手機發展已幾近天花板,下一個可能徹底改變世界的電子裝置是什麼?Meta執行長朱克柏格近日公開放話,要將「個人超級智能」(Personal Superintelligence)帶給每一個人,並點名智能眼鏡將取代手機,成為未來的主要運算裝置。同時,蘋果(Apple)也傳出將於2026年底發表首款智能眼鏡,搶攻這個AI穿戴設備新興市場。為甚麼Meta與Apple均押注在AI智能眼鏡之上?

 

Read More:

朱克伯格豪賭AI!Meta高薪搶人才、擲千億美元建數據中心,AI產業格局會否迎來劇變?

令人失望的蘋果WWDC 2025!UI革新有餘,AI突破不足,Apple還能在AI競賽中翻身嗎?

 

不戴智能眼鏡將處於認知劣勢

 

  2025年7月30日,Meta執行長馬克·朱克柏格(Mark Zuckerberg)發表一封公開信,揚言要把「個人超級智能」普及至每一個人。他表示,未來主流運算設備不再是智能手機,而是像眼鏡般的穿戴裝置:「能夠理解我們所處的情境,因為它們能夠看到我們所看到的,聽到我們所聽到的,並整天與我們互動。」

 

  朱克柏格表示,日後人們不僅可以利用手機或電腦來操作AI,還可以透過智能眼鏡來實現全天候、多模態的AI互動。他強調:「未來如果不戴上AI智能眼鏡,在與他人合作或競爭時將處於認知上的劣勢。」朱克柏格又認為,正如近視眼鏡能夠提升人類的視覺能力,AI智能眼鏡也將成為進入AI時代不可或缺的工具。

 

  Meta現正跟歐洲光學設備集團EssilorLuxottica合作,聯名集團旗下眼鏡品牌雷朋(Ray-Ban),推出智能眼鏡「Ray-Ban Meta」。它是市場上首款具備AI能力的智能眼鏡,內置AI運算核心NPU (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搭配AI工具「Meta AI」,能夠提供即時影像分析、語音識別、AI助理互動等功能。

 

Ray-Ban Meta智能眼鏡售價為299美元(約2,332港元),合作廠商EssilorLuxottica的最新財報顯示,產品年營收已較2024年同期暴增3倍以上。(圖片來源:Ray-Ban官網)

 

Meta智能眼鏡非以AI作賣點

 

  用戶只要說一句「Hey Meta」,跟著再說出問題或指示,Meta AI即會作出語音回應。Ray-Ban Meta 擁有1,200萬像素超廣角視像鏡頭,Meta AI可以透過鏡頭看到用戶眼前所見的東西。譬如用戶在逛街時看到甚麼新奇事物,可以要求Meta AI解說眼前所見是甚麼東西;又例如用戶在法國菜餐廳看不懂法語菜單,可以要求Meta AI進行即時語音繙譯。

 

  其實,這樣的AI功能沒帶來太多驚喜,ChatGPT等AI工具早已辦得到,甚至表現更好。但出乎意料,Ray-Ban Meta的銷情卻非常理想,2024年全球出貨量首次突破200萬副,市場佔有率高達60%;2025年上半年銷量較2024年同期更倍增200%。

 

  自Google Glass在2013年面世後,陸續有其他公司推出類似的智能眼鏡,惟市場反應始終冷淡,以致包括Google Glass內的產品都要黯淡退場。那麼,Ray-Ban Meta憑甚麼可以打破此市場魔咒呢?答案是Meta從一開始就沒有以AI作為主打賣點,反而強調它是科技時尚產品,這正是Meta之所以要找EssilorLuxottica聯名合作的主要原因。Meta AI也是在Ray-Ban Meta與市場磨合半年後,始以附加功能的姿態加入其中。

 

朱克柏格欲挑戰蘋果主導地位

 

  隨著Ray-Ban Meta的成功,Meta決定擴展產品線——聯名EssilorLuxottica旗下另一品牌Oakley,在2025年夏季末推出專為運動愛好者設計的智能眼鏡Oakley Meta HSTN。朱克柏格透露,日後還會推出具備顯示功能的智能眼鏡,可望成為與AI互動的重要平台:「一旦鏡片上能直接顯示資訊,就能透過多模態方式與 AI 互動、獲得協助,並可提供用戶操作介面,釋放出巨大價值。」

 

為宣傳即將上市的Oakley Meta HSTN,朱克伯格親身做模特兒,在Facebook貼出戴上新一代智能眼鏡的相片。(圖片來源:朱克柏格Facebook帳戶)

 

  雖然朱克柏格的言論並未提及蘋果,但他對AI與硬件整合的論述,仍被外界解讀為對Apple長期主導數碼硬件平台的一種反擊。回顧過去,他曾推出自有品牌手機與 VR 頭戴裝置,但最終未能撼動蘋果在電子消費品市場上的絕對優勢。

 

  目前在AI領域,Meta的投入已大幅超越Apple,不僅大灑金錢延攬AI人才和建造數據中心,更全面強化穿戴式裝置的AI應用。相較之下,蘋果至今僅在iPhone上釋出少量AI功能,引發市場對其競爭力的疑慮。對此,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強調,iPhone集通訊、娛樂等多功能於一身,仍是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數碼工具。他又指出,AI裝置可以作為iPhone的「互補」而非「替代」,藉此向市場傳達信心,穩定投資人預期。

 

Apple智能眼鏡2026年面世

 

  當然,庫克也明白不能單憑「出口術」來應付對手,於是最近已積極布局智能穿戴裝置領域。《彭博社》(Bloomberg)著名Apple產品爆料記者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報道指,蘋果正在開發一款不具顯示功能的智能眼鏡,主打日常佩戴的親和設計,並與AI功能深度整合,產品定位跟Ray‑Ban Meta相近。

 

市場研調機構Technavio預測,2025至2029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規模有望達906億美元(約7,067億港元),有傳聞指蘋果想在這個新興市場搶佔一席之地。(圖片來源:ChatGPT生成的蘋果智能眼鏡概念圖)

 

  Apple智能眼鏡的內部開發代號為「Atlas」,採用為智能眼鏡而改造的輕量版《visionOS》作業系統,並搭載蘋果自家AI模型,有機會在2026年底面世。據悉,其製作工藝和設計細節將比Ray‑Ban Meta更有質感,所以價格或許會更高。外界估計,其定價可能自699美元(約5,452港元)起跳,比僅售299美元(約2,332港元)Meta Ray-Ban高出兩倍以上。

 

  被譽為最強蘋果分析師、來自天風國際的郭明錤預估,無顯示功能的Apple智能眼鏡,2027年出貨量可望達到300至500萬部,這可能把全球總出量貨推高至1,000萬部。他又預測,Apple稍後會推出一款更高階、具備顯示功能的XR眼鏡,以AI功能掛帥,可將虛擬物件疊加於現實環境中,可能會在2028下半年量產。

 

  在 Meta 已憑藉Ray‑Ban Meta奠定市場領先地位的情況下,Apple面臨的挑戰不只是實現AI 與硬體的深度整合,更在於如何將 AI 無縫嵌入既有的產品生態系統,塑造實現跨平台的無縫使用體驗,才有望在這條新賽道上拔得頭籌。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Bonus】賞你利嘉敏親筆簽名新書《逆齡生活日常》​​► 立即參加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