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08/08/2025

澳門上葡京直擊逾百真品 「畢加索:縱情尋美」特展,現場感受藝術巨匠情感世界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macau.d

    macau.d

    土生土長,帶你尋尋覓覓,發掘在地人 . 情 . 味

    魅遊澳門

    逢星期四

  喜歡藝術看展的朋友,由現在到十月中的「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5」期間,一定要親臨澳門,有機會欣賞到數十場來自不同國家的展覽,來一趟觸動心弦的美學之旅。

 

  作為其中特展之一,於上葡京綜合度假村展出的「畢加索:縱情尋美」全球首展,是重磅必睇推薦!由畢加索故居博物館借出143件大師的原作真迹,部分更加係首次在歐洲以外的地方展出。展覽透過展示畢加索不同創作階段的風格演變,以及他於不同藝術媒介,包括繪畫、陶瓷和版畫作品上的不斷探索與突破,讓觀眾藉以深入感受其情感世界。

 

現正於上葡京舉行的「畢加索:情尋美」特展。

 

剛踏進展區,兩邊布滿白鴿的長廊盡頭是畢加索兒時的照片,由此走進大師的創作人生。

 

展廳一:女姓

「愛情是生命中最好的提神劑。」

 

  畢加索最大的靈感泉源來自他愛過、迷戀過的女性;他曾提及,繪畫就像寫日記,作品反映了他情路上的悲歡離合,每段新戀情都會激發出全新的繪畫風格。而「女性」這個展廳所展出作品,均聚焦於畢加索晚年的兩位重要伴侶,與他育有兩名子女的畫家弗朗索瓦斯·吉洛及第二任妻子兼遺孀賈桂林·蘿可。

 

在「女姓」這個展館,呈現畢加索生命中最重要的女性如何成為其創作繆斯,記錄了其情感生活的起伏變化。

 

今次展覽中的照片均由攝影師胡安·傑奈什所拍攝;上圖的賈桂琳正望向鏡頭外的丈夫,下圖是唯一一幀由她操刀,為畢加索和攝影師所拍的合照。

 

在畢加索筆下所描繪的賈桂琳,全都是側面的畫像。

 

《少女的頭像》,畢加索通過不同階段的版畫作品,逐漸呈現其對伴侶弗朗索瓦絲·吉洛的不同印象。左面為第2階段,右面為第5階段。

 

展廳二:陶瓷

「要像專家一樣學習規則,才可以像藝術家一樣打破它們。」

 

  1947年,當時66歲的畢加索到訪法國南部著名的馬杜拉陶瓷工作坊,除邂逅其第二任妻子,當時在工坊擔任銷售員的賈桂琳,亦激發了他對陶瓷藝術的濃厚興趣,其在各種技法的大膽嘗試,革新了陶瓷工藝的面貌,在其創作生涯中打造出上千件極具藝術和歷史價值的陶瓷作品。

 

甫走進「陶瓷」展廳,走道上布滿碎瓷瓦片;破碎的陶瓷有如畢加索的學習過程,經歷無數的瑕疵品才會成功,對失敗之作畢加索都會將之打碎。

 

《橢圓臉》,畢加索喜歡將不同形狀的陶瓷碟融入人面創作,他曾說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只珍藏於博物館,而是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擁有。

 

《噴泉》,畢加索運用水壺的流暢曲線,突顯女士的身形線條。

 

《木貓頭鷹》及《山羊的側臉》,動物是畢加索陶瓷作品經常出現的元素,前者是他曾經收養的受傷貓頭鷹,另一作品則是其寵物山羊。

 

展廳三:美學

「藝術是最美麗的謊言。」

 

  在「美學」展廳所看到的展品,有別於一般在博物館常見的美輪美奐作品,在這展出了畢加索珍貴的創作手稿,記錄了從最開始以簡單風格突破傳統美學,重塑藝術的定義。當中包括經典之作《亞維農的少女們》的手稿,以及一幅以古典風格描繪的小女孩,她是當時畢加索在非洲出差時,曾在他家寄養了三個月的女孩,該畫作是首次在歐洲以外展出。

 

在「美學」展廳可欣賞到珍貴的畢加索創作手稿。

 

相片中展示的四幅作品,是今次展出年份最為古老,於1907創作的畫作;其中包括畢加索在創作《亞維農的少女們》過程中繪畫的手稿;左下角為曾經在他家寄養了三個月的女孩雷蒙德。

 

《翻滾者一家》及《彩排》;這兩幅作品中畢加索回歸到創作生涯初期非常喜愛的主題——馬戲團,前者左面繪畫的小丑筆觸非常細緻,右面卻只以簡單的線條勾勒出想像中嘅場景,從而突出小丑的美。

 

展廳中有這個大型茉莉花裝置,是極美的打卡場景;原來在馬拉加會以新鮮茉莉花手工製成花束,是珍貴的傳統文化象徵。

  

展廳四:神話

「優秀的藝術家模仿,偉大的藝術家剽竊。」

 

  在畢加索的創作生涯後期,畢加索喜歡在古典世界尋找靈感,於作品中融入神話的元素,但並非純粹模仿,而是將其改變革新。「神話」區的入口處,可見一幅畢加索載上牛頭面具的相片,原來這是古典神話中名為牛頭怪的生物,在希臘神話裏會建迷宮將之困住。故此,在這展區亦運用了迷宮的設計。

 

載上牛頭怪面具的畢加索。

 

充滿神話色彩的展館。

 

《維納斯和丘比特》;靈感啟發自老盧卡斯·克拉納赫創作的 維納斯與丘比特,從古典故事和傳統中取材,再給予全新詮釋。

 

《半羊人樂手》;畢加索經常將牧神描繪為吹奏雙笛的生物,在希臘和羅馬神話中,牧神是半人半羊的精靈。

  

展廳五:鬥牛

「如果我沒有當畫家,就會成為鬥牛騎士。」

 

  童年的畢加索經常跟隨父親到鬥牛場,自此對這項西班牙國粹深受著迷,在他眼中,鬥牛不僅充滿著激情和悲劇的張力,在其創作生涯中,捕捉了鬥牛賽、鬥牛騎士及公牛等元素,公牛亦常被畢加索視為自我投射,亦暗喻人性多層面向,如暴力、情慾或愛情。

 

  畢加索不少畫作均加入牛的元素,展廳其中一部分更設計成鬥牛場,觀眾可置身其中感受鬥牛競技的魅力。

 

畢加索曾說,「如果我沒有當畫家,就會成為鬥牛嘅騎士。」

 

《向左看的公牛頭》和《向右看的公牛頭》。

 

在畢加索的畫作中,可見不乏牛的元素。

 

《公牛頭》;畢加索以凸起的線條立體地塑造出公牛的面貌,在平面上營造出立體的浮雕技巧。

 

設計成鬥牛場的展廳,畢加索與伴侶和身後的子女一同觀賞鬥牛競技。

  

展廳六:技巧

「我總是在做我做不到的事,以求能學會該怎樣做。」

 

  甫走進展廳,兩旁均放滿大量工具的裝置,畢加索在創作過程上運用了很多不同的工藝,藉此探索不同媒材為創作所帶來的可能性。展台上在每一幅畢加索的展品旁均輔以相關媒材、技巧和工具,如乾刻版畫、油氈版畫、刮刀墨染等,更配合示範片段,讓參觀者了解到相關工藝的創作過程。

 

不同創作技巧所需的媒材工具,令人眼花繚亂。

 

油氈版畫是畢加索採用的技巧之一,這是展覽方準備的示範作品。

 

每一種技巧參觀者都可透過示範片段細看當中的製作過程。

 

展廳七:十大經典

「我畫我所想像的事物,而非我看那樣。」

 

  在這展廳可以睇到畢加索重要的人和事,當中包括其晚年時期兩位好重要的女性伴侶弗朗索瓦絲·吉洛和賈桂琳的畫像;至於另一幅注目展品,為弗朗索瓦絲·吉洛所生的女兒帕洛瑪製作的版畫,手抱著心愛洋娃娃的帕洛瑪,父親畢加索捕捉了孩子溫柔的微笑。

 

十大經典展廳。

 

《身穿條紋緊身胸衣的人物》,活潑的用色強調了人物的衣服、身軀、頭髮和鮮明的表情。

 

《身穿白色緊身胸衣的女人半身像》,靈感來自賈桂琳動人的側影,迷人的目光和一頭秀髮。

 

《柏洛瑪和她的娃娃,黑色背景》,畢加索運用精密的線條紋理,藉抽象的圖案為女兒的面龐增加了深度。

 

展覽尾聲邀請觀眾回歸「藝文薈澳2025」主題「嗨,你來幹甚麼了?」,透過互動裝置發掘自己的藝術軌跡。

 

睇完展覽,仲可以買埋一系列的紀念品先走。

 

「畢加索:縱情尋美」

展期:即日至10月26日

地點:澳門上葡京綜合度假村二樓220展廳(南門)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四 11am-7pm;星期五 11am-9pm;星期六及日 10am-9pm

門票:成人 澳門元298;學生、小童(4至12歲)及長者(65歲或以上)澳門元238;澳門居民 澳門元198;酒店賓客及澳娛綜合至尊卡會員 澳門元238

網址:https://www.ticketing.sjmresorts.com/zh-hant/picasso-beauty-n-drama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陳敏兒經歷丈夫突然病逝,成立「幸福生活協會」,幫助照顧者。舉辦按摩工作坊,讓癌末病人都有幸福的感覺► 即睇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