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08/10/2025

金價勢如破竹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陶冬

    陶冬

    持有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他對亞洲地區的經濟極有研究,尤其對中國經濟的見解更爲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等問題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預警。陶博士過去於多家國際及知名的金融機構出任亞洲區經濟研究部及中國研究部主管,工作地點遍及中國、美國及日本,自1994年起獲派駐於香港任職。

    陶冬天下

    每周更新

  黃金衝破了每盎司4000美元。黃金今年漲了超過50%,在過去兩個月內急升20%,再次證明「亂世買金」的民間智慧。

 

  黃金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突破了每盎司1000美元大關,在新冠疫情爆發期突破了2000美元大關,在特朗普關稅戰前夜突破了3000美元大關,這次勢如破竹地衝上4000美元大關。筆者認為,金價暴漲的背後,是市場對美國債務發行失控和聯儲局信用破產的焦慮。最近資金預期聯儲局利率一降再降,催生了銀行儲蓄出走,ETF資金湧入主導了金價的走勢。

 

  黃金被人們看成對通貨膨脹和法幣超發的對沖,的確,以對沖通脹為目的之買金需求大幅上升。有意思的是,通脹和貨幣超發的始作俑者央行,也成為了黃金的主力買家,表明它們自己對法幣也信心不足。本世紀初,央行曾經有過一輪黃金拋售,認為黃金缺乏收益,但是如今央行卻一馬當先地搶購仍然沒有收益的黃金。

 

金價暴漲的背後,是市場對美國債務發行失控和聯儲局信用破產的焦慮。(Shutterstock) 

 

  幾種技術指標顯示,黃金距離調整不遠了,但是長遠來看,它正在經歷再定價過程。黃金正在成為金融機構和央行的可抵押資產。抵押物必須值得信賴,並擁有充沛的流動性。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債是全世界約定俗成的高信用高流動性錨定資產,這是金融機構的倉底資產、現代資本及金融資本主義的零風險基石。

 

  然而,美債在人們心目中的信用褪色了。美國政府無節制的赤字財政政策、國債市場的大幅動盪、美債在地緣政治中被武器化、美國政府機構之間的內耗和黨爭,都增添了投資者的擔心——美債不再是零風險了。資本市場尋求政治中立、不受央行干預影響、流動性充沛、信用良好的替代資產,黃金便是最佳替代資產。

 

  黃金作為首飾或交易工具,有著悠久的歷史。黃金作為投資標的進入尋常百姓家,卻是本世紀才出現。2004年首隻黃金ETF上市,將實物黃金證券化,降低了黃金投資的門檻和交易成本,散戶投資者也能直接配置黃金資產。2008年後,各主要工業國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則為金價插上了翅膀,愈來愈多流動性追逐有限的可信賴資產。

 

  儘管在過去幾年,諸多央行收斂了信用擴張,調高了政策利率,筆者料信用超發的時代遠遠沒有結束。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本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各國仍在肆無忌憚地推進負債型增長,赤字財政觸目驚心,這些債務負擔最後主要靠央行通過信用擴張買單。赤字財政不結束,量化寬鬆就不會真正結束,長遠看金價就沒有漲完。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不代表所在機構的官方立場和預測,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今年諾貝爾獎10月6日起揭曉,你認為特朗普能否獲得和平獎?►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