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9/2025
電影《白日夢接夢》:愛情在人們停止追逐的一刻悄然來臨
林靖風 Cyrus Lamprecht
林靖風 Cyrus Lamprecht
荒謬主義作家及TEDx講者、Central Saint Martins藝術理論及哲學系研究碩士,曾在倫敦Tate Modern及亞洲各地藝術展覽展出多媒體(雕塑、裝置、表演及攝影)作品,創作主題圍繞於孤獨與存在的命題。近期散文、小說及詩詞作品散見於「*CUP」、「虛詞」及「好集慣」等文學平台。
Instagram:@cyrus_lamprecht夢囈之上
隔週四更新
愛情在人們停止追逐的一刻悄然來臨。自小我們被教導著,只要努力就能獲得想要的東西。在工作上或許如此,但是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卻不能使用同樣的模式。因為在追求的過程中,我們會逐漸迷失自我,試圖為對方塑造另一個性格來討好,認為遷就與犧牲是必然的。彷彿為了對方就可以讓自己變得卑微,逐漸把真正的自我隱藏起來。每一次的犧牲雖然能讓對方感到愉悅,卻無法令自己感到滿足。
問題不在於表達愛的方式錯誤,而是雙方表達的方式本就不同。雙方都沒有錯,只是大家合不來。喜歡與不喜歡本身並沒有對錯,只是「願意奉獻」的人需要剛好遇上「願意接受」的人,而這一種契合無法強求。就像是在電影《白日夢接夢》(A Big Bold Beautiful Journey)裏的主角大衛(哥連費路飾)在到達租車公司時,必須依照對講機的指示,在鈴聲響起半拍之後才能開門;若時機錯誤,就只能不斷重來。
大衛遇見莎拉(瑪歌羅比飾)以後坦然對她說:「我很久沒有覺得誰值得追求了。」在長大以後,也不是沒有遇過讓自己心動的人,但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以後,會覺得自己真的累了。總覺得結局必然是分手,那為何還要開始?即使心動也清楚結局不會理想。即使喜歡對方,也會撒謊說自己沒有感覺;又或是像主角假裝自己不會跳舞,正如《秋天的童話》裏所說的:「妳知道的,戀愛一次,就會元氣大傷。」反正自己一個人,也能活得不錯。
直到某一天遇上了一個人,展開了一場沒有任何目的性的對話,卻發現彼此越來越投契,那一份心動逐漸甦醒。但總是告訴自己:已經追逐那麼久,不會再有期望了。可是在相處的日子裏,才發現原來在不再等待的時候,那一位靈魂伴侶就在絕望邊緣出現。
經過無數個輾轉反側的晚上,強烈的心動感覺牽動了自己,過去的牽絆也逐漸釐清;就像本來已經傷痕纍纍的莎拉說出:「你值得我冒險。」最後的勇氣改變了一生,從而展開一場華麗的冒險,並發現自己原來一直追尋的,只是虛構的形象。發現自己混淆了「滿足」與「快樂」的次序:只要滿足於對方的存在,快樂自然隨之而來;若盲目追逐快樂,只會讓人渴望更多,永遠不滿於當下。
「我想我們能讓彼此滿足。」莎拉向大衛作出純樸的告白。約會的行程從來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陪伴與共同經歷的時光。大人總是調亂了先後次序,只因急於得到成果。當遇見對的人,時間總是不足的。
電影《白日夢接夢》
上映日期:2025年9月18日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