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0/2025
新人轉行保險業│3大階段培訓法,助你從零經驗變銷售精英
在保險及金融服務行業工作多年,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景:一位來自完全不相關領域的新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加入我們的銷售團隊。他們中有大學畢業生、護士、工程師、公關、IT行業人士等等。
對於這些「零起點」的新人,傳統培訓方法往往效果不彰——要麼速度太快導致他們跟不上,要麼內容太籠統無法應對實戰需求。多年來,通過不斷嘗試和改進,我發現有三個必做步驟,可以幫助這些零基礎新人一步步成長為銷售精英。
第一階:身份重塑——從心理認同開始
許多人對銷售行業存在刻板印象,認為銷售就是「強行推銷」。這種心理障礙是新人最大的絆腳石。
上月剛加入團隊的阿強(化名)原本是公司的Marketing。初來到時,他總是小心翼翼地向朋友解釋自己的職業轉變,彷彿做了甚麼見不得人的選擇。在他的認知中,老師是「給予知識」的崇高職業,而銷售則是「索取利益」的工作。
我沒有急著教他產品知識或銷售技巧,而是首先幫助他重新定義我們的職業。我們進行了幾次深入交談,探討Marketing與我們財務策劃顧問的相似之處——兩者都在傳遞有價值的信息,都在解決對方的問題,都需要建立信任和理解需求。
「你不是從Marketing變成了Sales,」我告訴阿強,「你依然是做市場推廣,只是推廣的內容從原先的公司品牌成了你的個人品牌。」
這種身份重塑幫助阿強走出了心理障礙。他開始自信地向朋友介紹自己是「財務教育顧問」,並聚焦更多如何把有用的理財知識和觀念推向不同的群體。亦因此他的事業正式起步,天天有新客戶的個案與我研討。
第二階:基礎構建——掌握核心知識
有了正確的心態後,第二步是建立必要的知識基礎。對零基礎新人來說,最大的挑戰是信息量巨大且專業性強,容易產生挫折感。
大部分行外人對金融產品一無所知。傳統的做法是給新人一大堆產品手冊和條款,結果往往是「看得多,懂得少」。
很多同事會進入一個死胡同:我不懂產品,所以我要先學習,但紙上談兵又不懂策劃,要懂策劃必先見客,但懂產品又不可見客。
在此我們就要分階段進行,要同事邊學邊做,最理想就是先讓同事當自己是客人感受一次直接的財務策劃,那他就會直觀地感受到客人的感受,亦知道哪些才是銷售時應有的重點。而最後就是集中為他培訓他最有信心做推廣的產品,讓他先開始做生意,當然此階段需要更多的陪伴,避免他們做錯建議。
第三階:場景模擬——從演練到實戰
知識是基礎,但銷售是一項實踐技能,需要在真實場景中應用和磨鍊。及後就可以分幾階段讓他們接觸實戰部分。
首先是「內部模擬」——我扮演各種類型的客戶,與同事進行角色扮演。這些模擬從簡單到複雜,從基礎介紹到處理異議,每次模擬後我們都會進行詳細討論和反饋。
接著是「團隊模擬」——邀請團隊其他成員擔任「客戶」,增加模擬的真實性和不可預測性。
最後一步,但也不是必須的,就是讓他跟著我去見我的舊客人(當然要事先取得客人同意),增加他的信心,最重要的是在他面前演示一次「教」的和「做」的都是一樣。
通過這種階梯式模擬,每位同事理應能建立了溝通自信和應變能力。當他開始接觸真實客戶時,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經驗來應對各種情況。
量身定制:不同背景的培訓調整
這三步的培訓法並非一成不變的模板,而是需要根據新人的背景和特點進行調整。
例如,對於有銷售經驗但換了行業的新人,我們可能會淡化第三階段而強化第二階段(產品知識);對於性格內向的新人,我們會在第三階段投入更多時間,讓他多接觸不同的客人。
結語:每個人都能成為銷售高手
回顧過去幾年培訓的數十位零基礎新人,他們的背景多種多樣這套培訓法,絕大多數人都成功轉型為優秀的銷售顧問。
這讓我堅信:銷售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天賦,而是可以通過系統化培訓習得的技能。關鍵在於找到適合每個人的成長路徑,並給予足夠的支持和引導。
我們不必害怕「零起點」,因為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可以轉化為銷售優勢。正如我常對新人說的:「你不是從零開始,你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將自己的價值傳遞給他人。」
銷售不是天賦,而是旅程。而這個旅程的精彩之處在於,每個人都可以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警察小巴「放蛇」捉無佩戴安全帶者,明年起乘巴士不佩戴同樣被罰,你認為政府宣傳是否足夠?► 立即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