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PV感染 │ 60歲女多年無性行為仍中HPV,口長肉粒求診,醫生揭1習慣惹禍
口腔長出不明肉粒要小心。台灣有醫生分享病例,指一名60歲女士口腔裏突然長出不明肉粒,影響平日進食和吞嚥遂求醫。她生怕自己患癌,結果報告出來後發現竟然是感染了HPV。
口腔長不明肉粒 吞嚥困難憂罹癌
據《ETtoday新聞雲》報道,台灣耳鼻喉科醫生吳昭寬曾分享臨床案例,一名60歲酒店老闆娘發現口腔內長出兩顆紅色肉粒,更出現吞嚥困難的情況遂求醫。女事主擔心自己可能患癌,皆因她曾遇過一位客人與她出現相似的症狀,最後確診為舌癌第四期,怕自己患上同樣疾病。
口腔感染HPV 與1習慣有關
經過診斷後,醫生指女事主的情況並非癌症,而是感染了椰菜花(又稱人類乳突病毒HPV),屬於病毒性感染。吳昭寬指出,口腔感染HPV病毒,一般通過口交途徑感染的機率最高,故醫生當下詢問女事主有否曾進行「特殊性行為」。但女事主非常錯愕,連忙否認指自己已經多年來沒有性行為,平日因為工作關係只會陪客人聊聊天和收錢。
吳昭寬追問女事主會否有其他職業習慣導致感染,例如「經常性舔手指」的動作。女事主此時恍然大悟,皆因自己在酒店擔當收銀的位置,經常在數紙鈔前先舔手指頭,而很大可能是這個職業習慣導致病毒從口入,結果造成感染。吳昭寬續指,一般在市面上流通的紙鈔都不衛生,因為頻繁在市面上流傳,病毒容易附上去。如舔到嘴裏的話,很容易會將病毒帶進口腔。
吳昭寬提醒,大家應時刻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
- 勤洗手:接觸錢幣、公共物品後應徹底清潔雙手
- 避免口、手接觸:不要隨意用手觸摸口鼻,或舔手指後接觸物品
- 安全性行為:若有性行為應全程使用保險套,降低感染風險
男女均會感染HPV
本港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林偉雄曾受訪解釋,HPV病毒很普遍,是一種接觸傳染的傳染病,只要身體接觸到此病毒就有機會感染,而性接觸屬比較常見的感染途徑,男女都有均等機會受到感染。
HPV病毒有過百種不同類型,基本可將它們分為低危型和高危型,低危型指感染後會產生患癌的機會相對低,但所引發的良性疾病都會對人類健康構成影響,包括生殖器出現「濕疣」,俗稱「椰菜花」,或在皮膚會生疣等。
「椰菜花」常見症狀
女性患者
- 外陰周圍或陰道內會長出椰菜花狀的肉粒,患者一般難以察覺。
- 當生長在女性的子宮頸,則可能會引致輕微出血。
男性患者
- 陰莖、陰囊或肛門長出一些痕癢或不痛的肉色小粒
資料來源:衞生防護中心
4大易感染高危環境
1.公廁馬桶
2.桑拿
3.游泳池
4.溫泉
資料來源:泌尿科主治醫生陳偉傑及羅詩修
9招預防感染HPV
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婦科副主任醫生唐虹接受內媒訪問指,HPV病毒「耐寒不耐熱」,溫度達攝氏55至60度時便會變質,因此高溫消毒可以消滅病毒。惟大多數溫泉水溫度僅約40至45度,導致HPV病毒仍可生存,如果皮膚有傷口便很容易感染到HPV。
唐醫生續指,雖然浸溫泉恐有感染HPV風險,但只要跟足以下9大注意事項,便可有效預防感染風險:
1.選擇正規、衞生的場所溫泉
2.自備好個人用品
3.洗乾淨私密部位
4.限制浸溫泉時間
5.選擇人少、空間寬敞的區域
6.注意身體狀況
7.及時清潔身體
8.浸溫泉後適當休息
9.部分人士不宜浸溫泉
資料來源: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地醫院婦科副主任醫生唐虹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