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1/10/2025

一個富二代最有意義的任性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曾智華

    曾智華

    曾智華,資深傳媒全面手。退休前為香港電台節目創作總監。八十年代開始獲選最受歡迎節目主持,直至2014年退休為止。隨即「轉跑道」,專攻慈善活動及變身KOL 。目前每天溜覽其Fan Page 「Luke Sir 曾智華」者,數以十萬計。近年著作包括《快樂退休》及《有盈退休》。

    快樂退休

    每周更新

Photo: 圖片由作者提供

  富二代,好多人羨慕,也好多人妒忌,正常人性也。本來,若你老竇大把錢,你打跛腳唔使做,低低調調,無人識你,自然無人妒忌你;但你若日日慌死人唔知,利用財富不停搞曝光,又或掟錢追女明星香港小姐,然後招搖過市,咁就好難唔被人利用「言論自由」柴到你開花,這倒也是一個公平的制衡呀。

 

典型富二代造型——名牌跑車、豪放潮女、招搖過市⋯⋯

 

  點解?因所有教科書及正統道德教育,皆教學生努力向上,打工的自食其力,積極奮發,憑個人堅毅拼出天地。

 

富二代招人妒忌,因太張揚「不勞而富」,違反傳統自食其力積極奮發的價值觀。

 

  而你就印印腳吊吊揈享受奢華,仲要四圍串串貢,然後擺個款出來晒命,變成傳統教育的反教材,怎不被人唾罵?

 

  一切都有因有果。

 

典型富二代麥浚龍非常努力拍電影去表現自己,奈何由耗去的驚人製作費到作品的成績,皆令人O咀,負評當然排山倒海而來。

 

  近日不斷備受批評的麥浚龍,則不屬這類,其實佢非常努力想表現自己,但原罪是太有錢,可以任性地亂掟,花四億幾拍出套好多人睇完認為是「唔知係乜」的電影。本來,是關人屁事的,奈何近幾年香港電影業人人窮到燶,大量有功力有誠意者無工開,不少出色的劇本也找不到投資者,於是,有的逐個朋友借錢或要求大家集資支持,也有將自住物業出售去籌錢,講緊的,多只是三幾百萬資金,都要求人求到牙血都標。

 

這一邊富二代Juno被指掟四億幾落咸水海,那一邊誠意製作人謝淑芬則要賣樓才能開拍《淺淺歲月》,對比何其巨大。

 

  但你一個Juno,老竇大把下一掟四億拍十年,又唔係藝術家王家衛,咁就恍似將四億掉落海,幾難唔引起在香港捱生捱死的打工仔,尤其影業內人士的眼紅症,繼而集體負面情緒大爆發。

 

  講到富二代掟錢與任性,香港醫學界有一則人人鼓掌的個案。

 

  正是香港名門望族李冠春後人李國章的故事。年輕人只知佢是權貴、「沙皇」,曾出任大學校長、校委會主席、行政會議成員,其實佢出身為香港頂尖外科專家,把手術刀犀利到飛起,出任中大醫學院院長前後,訓練出大批外科精英,例如今天養和醫院(香港最貴醫院)的外科主任陳志偉醫生,正是其得意弟子,對King Arthur服到不得了,尤其見到佢無私地大力推動香港醫療發展,私下更出錢出力。

 

  「碌Sir,李教授最為人津津樂道,為一張黑咭的故事,無不令聽者動容。」

 

  話說90年代李國章掌管中大醫學院,當時與港大醫學院鬥生鬥死。某次帶大群醫生出外參觀醫療科技展,發現最新面世的微創手術儀器,深感若能引入香港,將令外科手術水平有飛躍進步。問題在,官僚機構買嘢,要過五關斬六將,重重申請重重審批,批得出時,機器可能已經過時(在政府內部乃常見現象)。

 

同是富二代,同是毫不猶疑「掟錢」,但李國章教授以一張no limit的AE黑咭,就無私地令香港醫學界有突破性發展,引為業內永恆佳話。

 

  此時,李國章就發揮其「富二代的任性」,在袋中抽出一張no limit的AE黑咭,向展覽攤位負責人話:「I‘ll buy it.」

 

  私人出一百幾十萬,純為推動香港醫療快人一步發展,這種有意義的任性,立即震動醫學界。從此,香港的外科手術就步向新的領域——微創。

 

  這種富二代有意義的任性,不單無人妒忌,無人眼紅,反之,會永遠傳頌下去!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