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15/09/2025

港媽上《東張西望》控訴東京居酒屋「果汁加酒」 女兒疑飲醉酒後狂嘔 即時報警求助!索償7千蚊醫療費遭保險公司拒絕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Text: Katty Wu

  香港人李小姐及先生剛於8月暑假,帶同一對分別5歲及13歲的子女到東京旅行,期間去了一間位於涉谷的居酒屋晚飯,中途發現兩名小朋友的臉頰突然泛紅。李小姐指居酒屋誤將有酒精成分的果汁當果汁給小朋友喝,令女兒吐了三四次,於是報警並入院求醫。因為購買了旅遊保險,返港後申請賠償時遭拒絕,於是找《東張西望》申訴!

 


(圖片來源:東張+ YouTube截圖)

 

  李小姐表示於居酒屋點了芒果汁給女兒,同時亦點了士多啤梨汁給兒子,喝完之後約十分鐘,便看到子女的臉都很紅,兒子亦顯得很興奮,於餐廳的座位上跳來跳去。李小姐女兒於訪問時說:「喝了之後,我覺得很頭暈,不舒服,心跳加速,吐了三四次。」 李小姐指之後女兒便躺了下來,她摸了他們的頭,發現很燙,覺得很不妥:「他們唯一就是先喝了飲品,飲品一到,兩個小朋友就狂喝了半杯,然後我就喝了一口,發現不對,原來有一點酒。」

 


(圖片來源:東張+ YouTube截圖)

 


(圖片來源:東張+ YouTube截圖)

 


(圖片來源:東張+ YouTube截圖)

 


(圖片來源:東張+ YouTube截圖)

 


(圖片來源:東張+ YouTube截圖)

 


(圖片來源:東張+ YouTube截圖)

 

  於是李小姐即刻跟居酒屋職員理論:「我叫了餐廳經理進來,問為甚麼給酒我的小朋友喝?我下單的時候,是你的女同事給我下單的,還問我們芒果汁是誰喝的,士多啤梨汁是誰的,她已記錄下來,知道是小朋友喝的,為甚麼你會加了酒呢?之後那職員就翻開餐牌讓他們看,原來寫著non-alcohol(非酒精)的fruit juice及alcohol(含酒精)的,寫得很清楚,但果汁跟含酒精的果汁照片是一樣的,她新來的,她搞錯了,就跟我們道歉。」

 


(圖片來源:東張+ YouTube截圖)

 


(圖片來源:東張+ YouTube截圖)

 

  李小姐覺得「sorry都無用啦」, 所以即時報了警。警察馬上call消防來,為小朋友量血壓、測心跳,並建議他們入醫院!最後居酒屋免了李小姐一家的晚餐費用,大約是港幣1,890元,之後再無任何跟進。而兩姊弟經過醫生的診斷,除了喝醉酒之外,身體並無大礙。

 


(圖片來源:東張+ YouTube截圖)

 


(圖片來源:東張+ YouTube截圖)

 

  《東張》主持問是否很擔心,李小姐回答:「當然擔心,小朋友酒精中毒會死的!我女兒跟我說,媽媽我很害怕,我的心就快要跳出來,很頭暈,很辛苦。你是媽媽的話,也會擔心女兒這樣說。」李小姐當時非常緊張,並哭了出來:「食餐飯咁整死我小朋友點呢?」

 


(圖片來源:東張+ YouTube截圖)

 


(圖片來源:東張+ YouTube截圖)

 

  李小姐於旅行前在香港花了200多元買了一份包入院的旅遊保險,返港後向保險公司索償7千元的醫療費用,以及100多元從醫院返回酒店的交通費。豈料保險公司指他們入院,是因為他們喝了酒,所以不能索償。他們有除外條款,如果是因為喝酒,無論直接或間接,都不能索償。李小姐覺得這「完全是一個意外」,因為她不是主動點一杯有酒精的飲品給兩個小朋友喝,主要原因是餐廳的疏忽。《東張》亦去信保險公司查詢,回覆表示不會對個別索償個案進行評論,所有保單都清晰列明條款、條件和除外責任。

 


(圖片來源:東張+ YouTube截圖)

 


(圖片來源:東張+ YouTube截圖)

 


(圖片來源:東張+ YouTube截圖)

 

  這件事在社交平台引起網民熱烈討論:

 

  「唔識就咪亂去居酒屋啦,唔識又唔問。去食吉野家算數啦!」

 

  「其實居酒屋就係酒吧,你帶兩個小朋友入去已經有問題啦」

 

  「サワー(sour)係果汁加1%燒酌開既飲品,酒味唔明顯,不過佢自己帶小朋友去居酒屋都有問題,我未見過日本人帶去居酒屋,又煙又酒」

 

  「杯野小朋友飲,甜味的話,有時都未必覺有酒味,加上小朋友根本未飲過酒,點會分到?」

 

  「我覺得重點應該係保險唔陪醫藥費?」

 

  「保險合約係一份具有法律效力嘅文件,投保人同保險公司明買明賣,童叟無欺。我絕對認為保險公司唔應該屈服於傳媒嘅片面渲染及不公平報導!」

 

  「其實好多人都試過唔小心點sour以為juice啦。身為家長,自己都有責任。明知有酒精和無酒精都同picture,食物來到自己應該試一口,唔係你問佢答就當真,一向都知日本人聽英文和香港人聽日文,夾埋一齊就容易誤會。」

 

  「你以後帶仔女出街食嘢,每樣嘢俾你試過先至比佢哋食好唔好?咁樣就知安全啦???」

 

  「個女人在家中接受訪問中,穿金戴銀,語氣誇張,令人感覺佢想藉搞大件事R多啲。」

 

  記者到該居酒屋的官網找來飲品的menu,再對比李小姐向節目提供的照片,發現無論是日文或是英文,都只提過「frozen fruit」,沒有寫果汁或juice。在日本的居酒屋,「sour」一般是指加了水果、果汁或糖漿的燒酌(酒)。至於李小姐提供的照片中,餐牌上的「non alcoholic」(應該是non alcohol/非酒精)這個字,在日本,酒精含量低於1%都叫「non alcohol」,未滿20歲的人,無論是買或飲,又或是提供給未滿20歲的人,都不屬犯法。職員是否有過失,或因為言語不通的關係引起誤會,大家都不在現場,不應該去估計及評論。但記者建議不懂日文的朋友,如果去日本的居酒屋,想點「無酒精」的飲品,可以於「soft drink」內揀,大部分居酒屋都會提供可樂、烏龍茶、ginger ale、蘋果汁,圖片愈漂亮的,或是顏色很繽紛的,通常都是酒精類飲品。

 


(圖片來源:東張+ YouTube截圖)

 


(圖片來源:東張+ YouTube截圖)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憑獨家優惠碼【ETN2508】,購物滿$500即送免費禮品► 了解詳情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