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2025

香港爵士浪遊者:《山音》之韻,聽關家傑的音樂山海經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Alex Lai

    Alex Lai

    前半生為傳媒人,曾於多本中外雜誌刊物、蘇富比及新世界集團供職,過去十年涉足水墨文化推廣、策展與輔導治療,唯難改囤積居奇,及蒐集香港文化事物習慣,持續學習「斷捨離」,琢磨「收」與「藏」的故事。

     

    IG: @alexsklai

    香港‧寶‧藏

    逢周三更新

  上周衝著川端康城《山之音》,列席東九聽爵士結他手、作曲家兼製作人Alan Kwan(關家傑)Curate的《山音》,好奇會溝出甚麼化學反應。

 

  首先是《山之音》的聯想——在川端康城筆下,戰後東京,年邁的尾形信吾在夜半聽見「山鳴」——似死亡預兆,又像自然啓示。小說透過他與媳婦菊子曖昧的依存關係,細膩剖開衰老恐懼,包括「物哀美學」、「悖德溫情」、「時間寓言」,還有「聽覺意象」,山音如「遠雷碾過地底」,實為主角對生命倒數的幻聽——川端以「不寫之寫」的留白,讓山音始終未現真容,卻縈繞全書成終極叩問。

 

 

  Alan Kwan(關家傑)的音樂劇場作品《山音》(Saan Yaam),據他說脫胎自川端康城這《山之音》,與數年前一次行山巧遇Scott Murphy和他寫下的一批曲目,則遊走於傳統與現代音樂之間,混合多媒體與art tech元素,包括Media Artist朱力行(Henry)的實時字體設計與Wind piano,以九龍的山群(如獅子山、畢架山、慈雲山等)與自然為主題,探討人與環境的關係,或稱「自然與人文的對話」,透過音樂和視覺藝術呈現山的「聲音」與「記憶」,營造沉浸式的山水意境,反思城市發展與自然保育的衝突,雖然在After show的Artist talk沒提及,但感覺呼應「山」對香港人身份認同的意義,喚起觀眾對自然環境的情感共鳴。

 

 

  整個演出一氣呵成,將爵士音樂融入電子音樂元素,還有採集香港山野的自然聲音(如風聲、鳥鳴、流水),與樂器演奏相互呼應,形成「山的聲音地圖」,創造出層次豐富的Soundscape。

 

 

  提起關家傑,他活躍於國際,足跡遍及紐約、日本、台灣及香港。2021年,他憑樂隊專輯《Between Now And Never》榮獲第33屆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及三項提名;首張個人專輯《Petrichor》亦獲第31屆金曲獎三項提名。2024年與日本鋼琴家林正樹合作的《Liquid Sunshine》三度入選Apple Music爵士推薦歌單,我也甚愛這張黑膠。關氏擅長跨領域創作,曾為電影、多媒體藝術製作配樂,並與國際爵士名家如Billy Childs、小野麗莎、渡邊香津美等合作。他亦獲邀於全球開設大師班,並擔任Musicians Institute客座藝術家,同時為多個頂級樂器品牌代言。其作品融合實驗與傳統,常見於影視及視覺藝術,被譽為現代爵士先鋒,樂見關氏在港演出。

 

 

  《山音》緊扣香港地貌與集體記憶(如獅子山象徵的「奮鬥精神」),探討在城市化過程中,人如何重新與自然建立連結,亦隱喻氣候變化、土地開發等問題,引發觀眾思考生態永續性,較諸川端康城筆下的《山之音》,空茫寂寂,未見真容,添了一種解讀、希望與行動力。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美國將對越南轉口貨物徵40%關稅或劍指中國,你認為此舉會否對中國出口商品起到遏制作用?►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Screen Sensations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