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2025 09:31
《中國要聞》中央金融辦就「十五五」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提七大任務
免責聲明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核心摘要:
中央金融辦於2025年11月提出「十五五」期間七大任務,聚焦金融強國建設,涵蓋貨幣政策、科技金融、資本市場改革、國際金融中心強化、全鏈條監管及法治完善。
事實要點:
▷ 提出七大任務(含貨幣政策體系、金融五篇大文章)
▷ 金融五篇大文章涵蓋科技/綠色/普惠/養老/數字金融
▷ 要求資本市場加強准入至退出全鏈條監管
▷ 強化上海金融市場價格影響力及香港離岸人民幣樞紐
▷ 全面監管所有金融活動並建立風險早期糾正機制
中央金融辦於2025年11月提出「十五五」期間七大任務,聚焦金融強國建設,涵蓋貨幣政策、科技金融、資本市場改革、國際金融中心強化、全鏈條監管及法治完善。
事實要點:
▷ 提出七大任務(含貨幣政策體系、金融五篇大文章)
▷ 金融五篇大文章涵蓋科技/綠色/普惠/養老/數字金融
▷ 要求資本市場加強准入至退出全鏈條監管
▷ 強化上海金融市場價格影響力及香港離岸人民幣樞紐
▷ 全面監管所有金融活動並建立風險早期糾正機制
*構建科學穩健貨幣政策體系,加力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一是持續完善中央銀行制度。構建科學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系和覆蓋全面的宏觀審慎管理體系,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調控和傳導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積極參與和推進全球金融治理改革。
二是深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力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科技強國建設,提高對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和美麗中國建設的金融供給質量,完善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普惠金融體系,加快健全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養老金融體系,推動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
*提升資本市場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包容性*
三是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著力提升資本市場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的包容性,主動適應科技創新發展需要和科技型企業成長需求,促進發展新質生產力。健全投資和融資相協調的資本市場功能,建設培育鼓勵長期投資的資本市場生態,加強上市公司從准入到退出全鏈條監管,加快構建資本市場防假打假綜合懲防體系。
四是進一步優化金融機構和金融基礎設施體系。推動各類金融機構專注主業、完善治理、錯位發展,在有效服務實體經濟上優勢互補、各展所長。加快建設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礎設施體系。
*提高上海金融市場價格影響力,全面提高金融監管能力*
五是加快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提高上海金融市場價格影響力,支持上海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加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法治保障,發揮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協調推進機制作用。支持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強化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功能。
六是全面提高金融監管能力。全面加強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納入監管,強化從准入到退出全過程全鏈條監管。強化央地監管協同,切實提高監管前瞻性、持續性、協同性、有效性。健全具有硬約束的金融風險早期糾正機制,做到風險早發現、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加強金融穩定性基金監督管理。嚴厲打擊各類非法金融活動。強化監管問責,倒逼責任落實。
七是著力加強金融法治建設。推動完成金融法立法,充分發揮金融法立法導向和牽引作用,統籌推進其他主要金融法律法規立改廢釋。加大金融執法力度,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