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7/2025
拆解「秘密上市」的秘密
近年SHEIN的IPO之路一直廣受市場關注,主因其「獨角獸」性質,不管在哪個交易所上市,均對當地市場在市值、交投方面帶來明顯影響。雖然近年電商行業受到環球消費增長壓力增加、行業加劇競爭,以及全球貿易關係緊張等影響,均導致SHEIN的估值出現下降。但現時市場仍普遍認為SHEIN上市後的實質規模高達數千億港元的估值水平。
此外,本次SHEIN在港申請上市以「秘密上市」的模式,亦引起市場廣泛討論。事實上,在SHEIN申請在港上市之前,其已在英國申請上市,但進度不如理想。因此亦有觀點認為,SHEIN申請在港上市,是為了促使英國加快其上市審批進程。這背後動機或者只有SHEIN才真正知道,但本次想分析SHEIN為何在香港採用「秘密上市」的模式。
過去幾年,港股為促使更多企業來港上市,不時推出新措施,包括上市章節18A(未有盈利生物科技公司)、18C(特專科技公司)、19A(回港第二上市)等,符合這些特定條例來港上市的企業,均可申請秘密上市。而今年香港證監會及聯交所宣佈正式推出“科企專線”,並允許這些公司選擇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請。
表面來看,SHEIN在香港申請新上市,似乎均不符合以上「秘密上市」模式的任何一條。但在筆者看來,SHEIN這次秘密上市,或是借住18C特專科技公司的形式上市。雖然SHEIN屬於電商平台企業,但其在運營、生產過程中所採用的智能化、數據化技術,有機會符合科技企業的性質。這與目前香港上市企業美團、同程旅行、美的等被視為科技企業的情況相近。(美團、同程旅行、美的現時均是恆生科技指數成分股)
另外或許會有投資者擔心秘密上市會影響資訊的透明化,但筆者認為這個制度並不會影響投資者對於資本市場公開、透明化的信心。因此秘密上市的秘密性,更多反映在上市前的階段,而上市後,公司的財務數據公開形式,與其他上市公司的一樣的。相反,由於秘密上市制度的存在,可以為擬上市企業帶來更大便利性,包括對關鍵技術信息的保護等。
此外,由於現時港股IPO市場氣氛較好,如果SHEIN成功獲批在香港上市,其集資規模有望達至與寧德時代相近的規模。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