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0/2025 11:46
【關稅戰】中美達共識「停火」一年,關稅戰時間線最新梳理
免責聲明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核心摘要:
2025年10月30日,中美領導人於韓國釜山會晤,達成暫停24%對等關稅一年,美方將「芬太尼關稅」由20%降至10%,雙方暫停港口費及中方稀土出口管制一年,中國承諾採購1200萬噸美國大豆並未來3年每年購2500萬噸。
事實要點:
▷ 中國承諾本年度購1200萬噸美大豆,未來3年每年2500萬噸
▷ 美暫停24%對等關稅一年,芬太尼關稅由20%降至10%
▷ 中方暫停10月9日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一年
▷ 中美暫停徵收港口費一年
▷ TikTok轉讓協議將於數週至數月內推進
2025年10月30日,中美領導人於韓國釜山會晤,達成暫停24%對等關稅一年,美方將「芬太尼關稅」由20%降至10%,雙方暫停港口費及中方稀土出口管制一年,中國承諾採購1200萬噸美國大豆並未來3年每年購2500萬噸。
事實要點:
▷ 中國承諾本年度購1200萬噸美大豆,未來3年每年2500萬噸
▷ 美暫停24%對等關稅一年,芬太尼關稅由20%降至10%
▷ 中方暫停10月9日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一年
▷ 中美暫停徵收港口費一年
▷ TikTok轉讓協議將於數週至數月內推進
*中美關稅戰時間線*
2025年1月31日(美東時間)
以芬太尼問題等為由,美國自2月1日起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徵關稅10%。
2月27日(美東時間)
美國宣布3月4日起在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的基礎上,再額外增加10%,累達20%。
4月2日(美東時間)
美方宣布對中國的「對等關稅」稅率為34%。
4月2日(美東時間)
美方撤銷中港兩地的小額包裹免稅安排,並徵收從價稅30%或每件包裹徵收25美元,6月起則徵收50美元。
4月4日(北京時間)
中方反制,宣布對美國輸華商品加徵34%關稅。
4月4日(北京時間)
中國公告對釤、釓、鋱、鏑、櫓、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
4月7日(美東時間)
美方威脅進一步對華加徵50%關稅。
4月8日(美東時間)
美方將此前宣布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徵34%「對等關稅」進一步提高50%至84%。
4月8日(美東時間)
美國將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小包裹徵稅額翻3倍,從貨值的30%加到90%;進口商須繳付關稅為貨值的90%或75美元,並在6月1日後升至150美元。
4月9日(北京時間)
中方宣布對美國輸華商品加徵關稅由34%提高至84%。
4月9日(美東時間)
美方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由84%提高至125%。
4月10日(美東時間)
白宮行政命令顯示,美國將中港的小包裹徵稅從貨值的90%增至120%。
4月11日(北京時間)
中方宣布對美國加徵關稅由84%提高至125%,同時表明即便美方再加徵關稅,中方亦不予理會。
5月12日(北京時間)
中美聯合聲明發布,同意互降「對等關稅」24%。中國對美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稅率由34%暫降至為10%,美國對華加徵關稅暫為30%,包括10%對等關稅和20%芬太尼關稅。中美雙方達成90天暫停關稅的協議,中方同意採取必要措施,暫停或取消自4月2日起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
5月12日(美東時間)
特朗普修正行政命令,調整低於800美元小額包裹的從價關稅稅率,從120%降至54%,但維持每件小額郵遞物品100美元的從量關稅,適用港澳地區。
6月9日至10日(當地時間)
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及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貿易代表格里爾在英國倫敦舉行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雙方就落實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重要共識和鞏固日內瓦經貿會談成果的措施框架達成原則一致。
7月28日至29日(當地時間)
中美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舉行。根據會談共識,雙方將繼續推動已暫停的美方對等關稅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
8月11日(美東時間)
特朗普簽署了行政令,將美國的對華關稅暫緩期延長90天。
8月12日(北京時間)
中方發布中美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確認中美兩國將加徵關稅的暫緩期,再延長90日。聲明提到,中國由今日起,再次暫停對美國商品實施24%的關稅90天,同時保留對這些商品加徵剩餘10%的關稅。
9月14日至15日(當地時間)
第四輪會談在西班牙馬德里登場。雙方圍繞TikTok相關問題、投資障礙減少與貿易合作推進進行深入討論,最終就相關議題達成基本框架共識。
9月29日(美東時間)
美國商務部發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規則,對被列入美「實體清單」等的企業持股超過50%的子公司追加同等出口管制制裁。
10月3日(美東時間)
美國海關宣布,自10月14日起將對由中國擁有、營運或建造的船舶徵收高額港口費。
10月9日(北京時間)
中國商務部與海關總署聯合發布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涵蓋針對鈥、鉺等五種中重稀土及鋰電池材料的出口限制,將自11月8日正式生效,範圍覆蓋礦產、設備與技術全產業鏈。
10月10日(北京時間)
中國宣布擬自10月14日起,對美國關聯船舶徵收特別港務費,初期每淨噸收取400元人民幣,並將逐步提高至2028年的1120元人民幣。
10月10日(美東時間)
特朗普宣布,自11月1日起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0%額外關稅。若與現有稅率疊加,部分商品實際關稅可能超過150%。此外,美方還將對「所有關鍵軟體」實施出口管制,包括作業系統、AI演算法及半導體設計工具。
10月25日至26日(當地時間)
中美第五輪經貿磋商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雙方圍繞美對華海事物流和造船業301措施、延長對等關稅暫停期、芬太尼關稅和執法合作、農產品貿易、出口管制等進行交流磋商,達成基本共識。
10月30日(當地時間)
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南韓釜山金海國際機場會晤,是二人相隔6年多後再次見面,歷時約1小時40分鐘。雙方提到有關關稅、稀土、農產品採購等方面的成果。特朗普表示,他將於四月訪問中國,並透露習近平將回訪美國。
10月30日(北京時間)
習特會後,中方公布吉隆坡經貿會談共識:美方取消10%「芬太尼關稅」,對中國商品加徵的24%對等關稅繼續暫停一年;美方將暫停實施其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規則一年。相應地,中方將暫停實施10月9日公布的相關出口管制(即稀土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此外,中美將暫停徵收對方港口費一年;美方則稱,中國已同意在本種植年度購買1200萬噸美國大豆,並承諾在未來3年每年購買2500萬噸。至於TikTok的轉讓協議,預計會在未來幾周和幾個月內得到推進。這一會談結果相當於中美「停火」一年。(j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