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7/2025

《最紅大廚》八強銅鑼灣古法粵菜飯店!手工蟹肉蛋白琵琶燕、經典雞子戈渣、燒雲腿伴雪花雞片,復刻昔日豪門口味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Yan Chung

    Yan Chung

    天生愛吃愛玩,於報章雜誌從事飲食、旅遊記者及編輯多年,感恩至今仍可繼續用文字分享體驗!

    Instagram

    Facebook

    Yan Can Taste

    逢周二刊出

  每次經過銅鑼灣駱克道,總會注意到一間門面神秘兮兮的餐廳。深木色外牆,門外站著西裝筆挺的員工,讓人難以窺探內裡究竟。雖然招牌清楚寫著「厚德飯店」,但朋友間對餐廳內部總有諸多猜測。或許是港產黑幫電影看多了,總覺得裡頭帶著幾分江湖氣息。上週,我終於與朋友相約,決心揭開這層神秘面紗。推門而入,餐廳內散發著沉穩低調的貴氣,與我腦海中的想像大相逕庭。廚房與樓面團隊皆出身名門,神秘面紗背後,藏不住的是令人敬佩的氣勢。

 

飯店內散發著沉穩低調的貴氣,尤其私密的包廂,雅致而溫馨。

 

  厚德飯店於2023年開業,佔地逾3,000平方呎,厚德飯店可容納120位賓客;天然木系裝潢配以柔和燈光,設計高雅簡約而不失現代感;闊落的空間、環型梳化座位,加上大小當代 藝術畫作,為客人提供舒適愜意的用餐氛圍;店中高懸一幅題為「厚德載物」 之書法墨寶,筆劃之間盡顯沉穩大氣,更巧妙呼應店家寬厚包容的經營哲學。店中設4個廂房,裝飾骨子雅緻,以及間隔靈活的用餐區,滿足各式私人宴會或團體派對要求。

 

天然木系裝潢配以柔和燈 光,設計高雅簡約而不失現代感。

 

  這家2023年開業的餐廳,佔地超過3,000平方呎,空間寬敞,能容納120位賓客。一室天然木系裝潢搭配柔和燈光,瞬間令人感受到一股高雅又現代的氛圍,環形沙發座位和牆上的當代藝術畫作,營造出超舒適的用餐環境。抬頭一看,店中央天子高懸的「厚德載物」書法墨寶,筆畫蒼勁有力,彷彿把餐廳沉穩大氣的氣質展現得淋漓盡致,也呼應了店名那種寬厚包容的格調。餐廳裡還有4間裝潢雅緻的廂房,私密又精緻,間隔還能靈活調整,不怕與友人細聲講大聲笑。

 

飯店設有環形沙發座位、卡位和包箱,適合任何場合的聚會。

 

  厚德飯店最近在被譽為港版《黑白大廚》的廚藝比賽節目《最紅大廚》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八強,其背後的團隊可謂來頭不小。餐廳的餐飲理念由李穎欣(Vivienne)精心策劃,她是「飲食業二代」,父親二十多年前經營一家高級私人會所,專營高端筵席,深受明星名人讚賞。會所結業後,父親一直夢想開設一間備受推崇的餐廳,將其精湛的粵菜手藝分享給更多人。Vivienne自小受父親薰陶,熱愛美食且深諳粵菜之道。為了實現父親的夢想,她毅然放下原有事業,與父親攜手創辦厚德飯店,並邀請合作近二十年的劉家榮師傅擔任行政總廚,共同將父女倆對美食的品味與理念帶給大眾。

 

  至於餐廳命名為厚德,亦源自Vivienne對香港飲食業現況的獨到見解:「當前香港飲食業正值低潮,作為業界一份子,我們應精益求精,打造獨特風格,促進廚師與食客、同業之間的交流與包容,共同提升水準,而非陷入無謂的比較或惡性競爭。餐廳命名『厚德』,正是取自『厚德載物』的寬宏包容之意,盼望以美食凝聚人心。」

 

劉家榮師傅與Vivienne對粵菜的執著與開放態度不謀而合。

 

  行政總廚劉家榮劉家榮師傅縱橫飲食業37載,堪稱粵菜界的傳奇人物。他曾在福臨門效力17年,師承德高望重的羅安大師,盡得其真傳。多年來,劉師傅遊走於各大高級私人會所,憑藉廣闊人脈與獨到眼光,嚴選頂級食材,奠定了紮實的根基。他的廚藝精湛無比,尤其擅長炮製鮑參翅肚等珍饈百味,對於古法手工菜更是一絕,連小菜亦講究精雕細琢,令人驚嘆。識食之士無不為他的手藝傾倒,追隨多年。

 

  劉師傅拿手名菜可多了,如仙鶴神針、金華玉樹雞和白雪藏龍等。他笑言:「要把粵菜傳承下去,談何容易!無論影響力大小,唯有靠堅持與熱情,從自身做起。」他既深植傳統,又難得與時俱進,總是虛心聆聽食客意見,擇善而從,卻又堅守原則。這份對粵菜的執著與開放態度,與Vivienne的理念不謀而合。

 

劉師傅師承德高望重的羅安大師,現在將幾近失傳的粵菜,如仙鶴神針承傳至厚德飯店。

 

  餐牌上每道菜也是經典,要滿足三心兩意全都想試的慾望,推介厚德經典尋味菜單,每位$1,250加一,4位起。兩道頭盤可謂先聲奪人。雞子戈渣幾近失傳,是道工序繁複的傳統粵式點心。雞子戈渣,這道傳統粵式點心看似簡單,卻是功夫菜的代表。小小一块,外皮香脆,內裡細滑,高湯的鮮香混雜雞子的淡淡甘甜,令人一試難忘。香港已故美食家江獻珠女士,曾在著作中追溯戈渣淵源,推測它源自外省甜點「鍋炸」。清朝宮廷厲家菜中也有道「餎餷」(音:戈渣),本是北京街頭小吃,以豌豆蓉冷凍切片後炸香。江孔殷太史在京城品嘗後,巧妙融入廣東風味,將甜食改為鹹香,創出宴客名菜「太史戈渣」,流傳至今。

 

雞子戈渣

 

  劉師傅遵循古法,重現這道經典。先以高湯、雞蛋、生粉混和,加入蒸熟壓蓉的雞子,慢煮成漿。火候是關鍵:過猛易焦,過弱則漿不稠,還需不停攪拌至濃滑,考驗耐心與技巧。煮好的雞子漿冷凍凝固,切塊後裹上粉漿油炸。生粉用量得拿捏精準,多了質感偏硬,少了難成形;油溫與炸製時間更靠師傅經驗。成品外脆內滑,一咬下去,鮮甜滋味在舌尖綻放,背後是劉師傅數十年功力的結晶。

 

在戈渣上加點沙糖再入口,鹹甜交織。

 

  另一款頭盤為富貴鮑魚酥,外型精巧,連仿鮑魚裙邊的細節位也不馬虎。酥化輕盈的酥皮內,藏著以濃郁鮑汁慢燴的南非鮑魚,入口彈牙,鮮香四溢。那股甘甜的滋味在舌尖上輕輕綻放,久久縈繞於口腔。

 

富貴鮑魚酥

 

  接下來的蟹肉蛋白琵琶燕,席上無不盛讚。在傳統粵菜裡,「蟹肉蛋白琵琶燕」是一道講究食材和手藝的經典菜。劉師傅以印尼頂級燕窩搭配鮮美的紅花蟹肉,打造這道經典名菜,每份慷慨地用上足一兩燕窩,分量十足,誠意滿滿!他將燕窩與蟹肉細心拌入蛋白,塑形後蒸熟,再以慢火輕煎至表面金黃,散發誘人香氣。最後,淋上以火腿、老雞等慢熬數小時的上湯芡汁,濃而不膩,堪稱「手工的極致」。

 

蟹肉蛋白琵琶燕

 

  成品形如琵琶,線條優雅,隱隱透出蛋白與蟹肉交織的清香。入口時,細嫩的口感與彈牙的燕窩相得益彰,蟹肉的鮮甜精華滲透其中,薄薄的芡汁恰到好處,將味道昇華得淡雅而和諧。這道菜宛如粵菜中的「名門閨秀」,雍容華貴卻不張揚,散發著低調的奢華。劉師傅對食材比例與火候的精準掌控,無不展現他數十年的功力。

 

蟹肉蛋白琵琶燕

 

下頁看更多美食!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Screen Sensations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