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收音機發明於19世紀末,隨著真空管技術成熟,收音機廣播成為上世紀20年代股市的寵兒,在當時被認為是劃時代和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科技突破,收音機公司股價暴漲。一場信用收縮後,曾被視為天之驕子的最大美國收音機公司破產了;收音機/廣播則成為當時最重要的傳播工具,繼續發展和壯大。如今市場對人工智能(AI)的認識,頗有幾分相似。

對AI行業的憂慮

陶冬
陶冬天下

  收音機發明於19世紀末,隨著真空管技術成熟,收音機廣播成為上世紀20年代股市的寵兒,在當時被認為是劃時代和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科技突破,收音機公司股價暴漲。一場信用收縮後,曾被視為天之驕子的最大美國收音機公司破產了;收音機/廣播則成為當時最重要的傳播工具,繼續發展和壯大。

 

  如今市場對人工智能(AI)的認識,頗有幾分相似。頂級晶片公司Nvidia第三季度業績大漲62%,公司CEO黃仁勳直言,訂單增長之強勁已經升到圖表之外了(off the chart)。

 

  如今AI領域呈現出典型的「三高」特徵:估值水平居高不下、市場波動性顯著增強、資金高度集中於少數頭部企業。這種狀況與過去十幾年的量化寬鬆政策密不可分,低利率環境促使大量資金通過ETF等渠道湧入股市,而AI作為最具吸引力的敘事主題,自然成為資金追逐的焦點。

 

  數據顯示,AI相關投資佔美國全國總投資的六成,一好遮百醜。AI行業的繁榮和實體經濟的下滑,形成鮮明對照。就在科技股屢創新高的同時,美國有22個州徘徊於經濟衰退的邊緣。

 

  更令人擔憂的是,當前AI發展的驅動邏輯似乎出現了扭曲。科技公司的KPI不再聚焦於技術創新,而是異化為對股價上漲的追求,為此爆發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資本支出規模競賽。之前資本投資還在用企業的自有資金,但是最近幾家科技巨頭通過發行債券等方式籌集了超過80億美元的資金,用於數據中心的建設熱潮。然而,這些投資的回報前景卻充滿不確定性。JPMorgan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未來5年美國用於AI及AI周邊基礎設施建設的金額將達到5萬億美元,行業在AI上的投入規模與可能產生的回報嚴重不匹配。

 

對AI行業的憂慮

AI股的股價靠著未來的夢支撐 (Shutterstock)

 

  這種現狀的形成,源於盈利不確定性與流動性狂歡的碰撞。一方面,AI技術的發展路徑和盈利業態充滿變數,市場需求預測可能出現數量級的偏差,大模型都不賺錢,而多數AI應用也盈利有限,AI股的股價靠著未來一個夢撐著;另一方面,低利率環境和政府政策支持,創造了得天獨厚的融資條件,而「改變世界」的宏大敘事,更是給資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這種背景下,市場陷入了一種自我強化的循環:科技巨頭之間形成複雜的投資網絡,訂單在系統內循環疊加,製造出繁榮的假象。

 

  歷史的教訓值得深思。回顧19世紀的鐵路狂熱,1840年代英國鐵路建設支出佔GDP比重達到7%的峰值,股票價格在短期內翻倍,但隨之而來的流動性緊縮,導致鐵路指數暴跌65%。1920年代的電氣化浪潮也曾經歷類似軌跡,公用事業股被包裝成「安全資產」,卻在經濟下行中轟然倒塌。最具可比性的是1990年代末的互聯網泡沫,科技投資佔GDP比重持續攀升,納斯達克指數在6年內上漲六倍,最終卻在之後兩年時間裏暴跌了78%。

 

  這些案例揭示了一個共同規律:科技發展往往遵循S形曲線,從技術突破到應用成熟再到市場成熟,是一個曲折的過程,間中有瓶頸,也有消化的過程。資產價格通常會先於投資回落見頂,循環訂單則可能會放大泡沫的破滅風險。

 

  當前AI發展的風險機制已經初現端倪。數據中心作為AI熱潮的實體支撐,其核心組件晶片的有效壽命周期僅有3至4年,但多數科技公司在折舊上往往分8至10年來攤分,這意味著風險。更值得警惕的是,科技公司和華爾街通過複雜的金融工程,將數據中心租約證券化,打包成各類金融產品出售給追求穩定收益的投資者。這套操作與次貸危機前的衍生品創新如出一轍,一旦數據中心盈利預期落空,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在筆者看來,AI技術確實是革命性的,經濟、商業和社會潛力巨大,但其發展路徑必將充滿曲折。當前市場的狂熱情緒與歷史泡沫周期有著諸多相似之處,投資者需要保持清醒頭腦,監管者則需防範金融創新可能帶來的系統性風險。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刻,理性審視比盲目追隨更為重要。

 

  Nvidia的黃仁勳坦言,未來AI行業的風險在資金支持和電力供應。他是賣水的,而一眾AI公司是淘金者。未來他的成功,取決於買水人的資金是否一直充裕。愈來愈多投資者,對不計成本的AI軍備競賽感到憂慮。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不代表所在機構的官方立場和預測,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