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銷售實戰筆記01|兩年無新客?轉換思維:獵人VS農夫突破瓶頸
在銷售管理的工作中,很多人有一個謎思,或者說很多同行都會面對一個問題。當身邊的熟人都變成客戶後(或開發失敗後),客從何來?無論一開始有多順利,隨著時間推移,很多人都會覺得難以開發新客戶。這正是今天想跟大家探討的問題,尋找客戶上我們用了甚麼思維?
銷售行業中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模式:獵人思維和農夫思維。
獵人思維專注於短期目標,快速行動,立即捕獲。他們敏銳地發現機會,迅速出擊,完成交易後便尋找下一個目標。初入行的銷售員往往依靠這種思維模式取得早期成功。
農夫思維則著眼於長期耕耘,細心培育,持續收穫。他們播下種子,澆水施肥,等待收穫,同時規劃下一季的耕種。經驗豐富的銷售精英大多擁有這種思維模式。在這個互聯網十分發達的情況,經營自媒體就是其中一個最多人用的方式。
如果新人一開始就做農夫,往往未到收成,便早已餓死;又或者,很多從業員的「引路人」為了令銷售員有維生能力,或者感受到「賺錢」的感覺,往往會放大了獵人的角色,或者只教他們做獵人。但過份的捕獵後,你的獵區也需要休養生息,屆時就會出現很多銷售員眼中的「瓶頸」。
最矛盾的是,想轉型做農夫,無論甚麼時候開始,你的耕耘期是一樣的。屆時很多人又會面臨一個狀況:如果我現在全面變成農夫,就變相要有很高的機會成本了。所以在此給新手一個建議,要有系統地將生意轉型。
真正的銷售高手知道,無論入行多久,都必須同時保持獵人和農夫的思維。正確的發展路徑應該是:
初期:以獵人思維為主(80%獵人,20%農夫)
——專注於積極開發新客戶,建立初步的客戶群,同時積極教育你的客人幫你宣傳你的個人品牌,為將來索取轉介紹作鋪排。
中期:獵人和農夫思維並重(50%獵人,50%農夫)
——在年資兩年或以上的期間,一方面繼續開發新客戶,同時要透過精心服務現有客戶累積口碑,主動並積極地令你的現有客戶提供轉介紹,例如從個人的策劃提升至家庭的策劃,例如多做一些線下活動增加可接觸的客人數等。
後期:以農夫思維為主,但不放棄獵人思維(30%獵人,70%農夫)
——主要在年資五年以上的朋友,或開始轉型成為管理人員的朋友。主要通過口碑和轉介紹獲取新客戶,同時依然保持主動出擊的習慣,開發新市場。如果是透過經營自媒體的話,相信應該已有不少引流的可能,變相是收成的時間了。
另一方面,許多銷售員誤以為只要服務好現有客戶,新客戶就會自然而來。這是一個常見的誤區。即使是最資深的銷售精英,也會定期拿出時間專注於開發新客戶。
另一個關鍵點是建立個人品牌。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客戶被各種銷售信息轟炸,要想脫穎而出,必須讓自己成為某一領域的「意見領袖」或「專家」。
建立個人品牌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持續地:
● 分享有價值的行業洞見
● 展示專業知識和技能
● 建立獨特的服務風格
● 保持在目標客戶群體中的曝光度
當你的個人品牌足夠強大時,就會從「追逐客戶」轉變為「吸引客戶」,這是銷售的最高境界。
銷售不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場持久戰。要在這場戰役中取勝,你需要的不僅是獵人的敏銳和果斷,還需要農夫的耐心和遠見。更重要的是,你需要知道何時應該像獵人一樣思考,何時應該像農夫一樣行動。
無論你入行多久,都請記住:獵人打下江山,農夫守住江山,而真正的銷售高手,既能打江山,又能守江山。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