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18
十二月
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香港管弦樂團:魔雪奇緣電影音樂會 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香港管弦樂團:魔雪奇緣電影音樂會
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香港管弦樂團:魔雪奇緣電影音樂會
推介度:
18/12/2025 - 20/12/2025
28
十一月
啟德體育館|MAMA《Mnet亞洲音樂大獎》 啟德體育館|MAMA《Mnet亞洲音樂大獎》
啟德體育館|MAMA《Mnet亞洲音樂大獎》
推介度:
28/11/2025 - 29/11/2025

槓桿後遺症

胡孟青
留給囝囝

  市場總有風險,愈遲未能夠實現,潛在的爆炸或破壞力就會愈大。當然,沒有任何分析師或行內人士可以成功預告,下次導致市場出現危機的重大風險何時到來,除非他們是預言家吧。

 

  不能否認的是,相比當年次按時金融市場問題造成的風險,事隔十幾年後的今天,可以構成的因素就更多,而且更加立體,既可以是金融市場本身積累的問題,也可以來自政治、貿易戰等等。

 

  潛在而又具爆炸力的風險,實在太多,除了市面調查所指的貿易戰、央行政策錯誤等等之外,有投資銀行近日的調查更加揚言,一旦美國由一位立場傾向社會主義者當上了下屆總統,將會是未來最大的黑天鵝。

 

資金氾濫 覆水難收

 

  美國銀行老總早前警告,槓桿貸款氾濫需要留意,尤其當經濟一旦向下,情況就會相當之醜陋。槓桿類貸款對象主要是負債較高的企業,如果與沒有投資級別、美其名是高息債券的垃圾債券規模比較,廿年前左右,兩者的對比是7對1之比,垃圾債券佔比較多,但近年幾乎已經是1對1,以去年數字為例,槓桿貸款餘額約1.04萬億美元,而垃圾債券金額則為1.28萬億美元。

 

  美國當局早已意識到這個問題,並且限制槓桿倍數,但常用槓桿貸款以作收購的私募基金,槓桿已由2010至2013年的平均4.5倍,升至超過6倍水平。

 

  都是市場資金氾濫惹的禍,供應創造了需求,至今卻覆水難收。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