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我們所不懂的法治

思畸
思歪思正

  高等法院原訟庭就游蕙禎梁頌恆一案裁決,判了二人「死罪」,接納政府一方的陳詞,認為二人喺10月12日屬於拒絕或忽略宣誓,法庭裁定,根據《基本法》第104條以及《宣誓及聲明條例》(ODO),二人從10月12日開始喪失議員資格。

 

  梁頌恆及游蕙禎喺星期四正式提出上訴,主要理據繼續係爭拗「不干預原則」,認為司法機關無權就立法機關內部事務做裁決,而內部事務係包括議員宣誓,另外佢哋認為議員宣誓屬於議會內發言一部分,按照議員嘅特權條例,議會內發言不應受到法律追究。上訴庭決定將案件押後至下星期四處理。

 

  星期二裁決一出爐,政府反應「好冷靜」,指出會研究判詞,再考慮下一步嘅行動,對於會唔會就其他議員宣誓提出覆核呢?袁國強就話現階段未有決定,會盡快處理,689呢個閒人就話「未有消息公布」,聽完都唔知佢講咩。

 

  保皇黨事後一片喜氣洋洋,認為法庭伸張咗正義,刪除咗兩件「港毒渣滓」,又蠢蠢欲動想乘機郁埋其他民主派議員。相反,泛民本土都認為法庭咁樣判係香港已死,當日facebook一片慘寂,好多人都心灰意冷。

 

  無可否認,我對裁決同樣非常失望,但面對唔能夠令人滿意嘅法庭判決,我哋好容易跌落一個盲點,就係會批評法庭被操控,冇提出充足理據,或者動輒指「法治已死」,正如保皇黨嘅支持者,一見到佔領期間唔少抗爭者獲判無罪,或者律政司自行因為證據不足而撤銷控罪,就會大大聲話「警察拉人,法官放人」,然後去到而家呢啲時候,就撲出嚟支持法官裁決。呢種雙重標準嘅心態,係普遍存在於兩個陣營,所以我希望提醒自己,亦都提醒大家,唔好輕易落入呢個思想陷阱,否則,你只係將「法治」當成配合自己立場,或者配合自己管治嘅工具。

 

  法官嘅判詞,係整個裁決嘅重點,亦係構成英國流傳落嚟嘅呢套法治制度嘅核心,有唔少人未睇判詞就先落結論,無論係支持定反對呢個判決,都屬於有欠公允。唔係搵個唔關司法機關事嘅部門,一大堆唔識法律嘅人大代表,走去對法律說三道四。我想再強調,直到呢刻,呢個係香港仍然珍貴,值得大家加以捍衛嘅一個制度。法治嘅精神就係在於,未去到終審,都未係全輸,有辯駁嘅空間。

 

  大陸官媒《環球時報》出文「慶祝」,將「勝利」歸功於國家,又指出有其他反對派議員宣誓「表現惡劣」,話佢哋如今不安了,說明「人大釋法產生的效力是廣泛的」。喂,行開啦,唔關你事喎。寫嗰篇文嘅人,好明顯就冇睇過判詞,區慶祥法官喺判詞清楚指出,人大常委會有權釋法,法庭亦需要行使解釋,但就今次呢件釋法,區官表明,係咪真係一般定義 (proper meaning) 入面嘅「解釋」,以及有冇超出「解釋」嘅範圍 (scope),係可爭議 (arguable),只係因為今次判案,區官認為,無需引用釋法內容,所以無就「釋法」定下裁決。區官今次係用基本法同本地法律考慮,再加上雙方陳詞,尤其是佢認為,梁游一方只以「不干預原則」作為主要申訴理據,而冇正面反駁政府,有關佢哋兩人係咪真誠宣誓。由於區官唔同意呢個法律觀點,所以決定採納政府一方嘅理據,認為二人明顯違反《宣誓及聲明條例》。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撰文,指出梁游兩人並無利用今次機會,解釋自己是否真誠宣誓,所以法庭可以好簡單地採納政府觀點,亦係區官話,今次裁決無論有冇釋法,結論都係一樣。

 

  但另一方面,有律師資格嘅音樂人周博賢撰文,認為判決重點,在於梁游二人係離任,定係喪失議員資格,指出梁游二人由於喺10月1日開始,客觀上已經就任立法會議員,所以根據《立法會條例》,所有議員需要喺「就任後盡快」宣誓,而ODO入面係指出,如果一個人已經就任,但拒絕或忽略宣誓,佢就需要「離任」,如果並未就任,佢就「喪失議員資格」。佢質疑區官係因為見到人大僭法文本當中,指出一旦議員拒絕宣誓,佢就係「喪失議員資格」,顯示區官係混淆咗釋法同本地法律之間嘅矛盾,留低咗上訴嘅空間。

 

  講咗咁耐,點解要提出咁多人嘅觀點?就係因為一紙法律,可以有唔同嘅傳釋,最終決定者應該係法庭。人大僭法最大嘅問題,就係可以隨時,想「解釋」就「解釋」,想僭建就僭建,今次就係半路更改玩法,混淆視聽,兼以國家機器涉嫌藐視法庭,官媒嘅立場就顯示中共根本唔在意法庭點判,佢就一定會輸打贏要,支持僭法嘅人,我就祝你一世都唔會被中共視為眼中釘,祝你哋與虎謀皮,謀得開開心心。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40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