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食療推薦|濕疹、蕁麻疹與免疫腸胃有關,中醫推介1款茶飲助改善皮膚問題

濕疹食療推薦|濕疹、蕁麻疹與免疫腸胃有關,中醫推介1款茶飲助改善皮膚問題

健康解「迷」

  轉季天氣下皮膚容易乾燥敏感,不少人更會出現濕疹、痘痘或乾癢脫屑的問題。台灣有中醫師指出,皮膚出現問題可能是免疫系統與腸胃健康所發出的警號,並推薦一款「腸生不老」茶飲,有助日常調理、提升免疫力。

 

免疫力下降致皮膚5種異常情況

 

  台灣中醫師余雅雯在Facebook發文表示,皮膚總是反覆出問題,關鍵在於免疫系統與腸胃。當身體過度疲勞、作息不規律,導致免疫力下降時,皮膚往往會率先表現異常,常見的有以下5種情況:

 

  • 蕁麻疹:反映身體處於過敏反應或免疫力不穩定狀態。
  • 脂漏性皮膚炎:常在熬夜、壓力後爆發。
  • 單純皰疹、帶狀皰疹:潛伏病毒趁免疫下降時出現。
  • 濕疹、痘痘、黴菌感染:免疫力弱時更容易擴散或惡化。
  • 落髮、疣:也是免疫系統失衡的外在訊號。

 

  余雅雯解釋,中醫理論強調:「脾胃為後天之本」,腸胃健康與整體免疫力密切相關。如果日常飲食吃太多油膩、甜膩的食物,容易在體內累積「痰濕」,增加腸胃負擔,進而令抵抗力下降,引發皮膚異常的問題。

 

1款茶飲神逆轉

 

  要有效改善皮膚狀況,不能單靠外用藥物,必須從根本入手,調理腸道功能,以提升免疫力。為協助市民從日常飲食調理體質,余雅雯推薦了一款「腸生不老」保健茶,有助調整腸胃、增強免疫力。

 

材料:

  • 黨蔘3錢(幫助健脾益氣)
  • 茯苓3錢(幫助健脾滲濕)
  • 桂花少許(幫助理氣和中、化濕解鬱)

 

做法:

  • 將以上所有材料放入500cc熱水中,沖泡5分鐘,即可飲用。

 

中醫教3大天然止癢法

 

  註冊中醫師林冠傑曾接受訪問時表示,為大家從中醫角度,拆解多種濕疹成因、忌吃的食物,為大家分享多種中醫止癢方法及食療。而濕疹最辛苦莫過於換皮時,皮膚極奇痕癢,有些人痕癢難耐時會以熱水或冰水刺激止痕,惟林冠傑醫師表示這兩者皆為錯誤示範。

 

  想要止痕,他建議大家可以使用較涼井水、甚至用鹽水作清洗,另外近代有些人認為可以醋清洗,不過這些建議大前提是傷口並沒有出現損傷或潰爛,否則鹽水及醋這些產品皆不適合使用。

 

天然濕疹止癢法

1.使用草本草物

 

除了這些方法外,林冠傑醫師亦透露指,中醫古方中亦有許多認為適合使用的藥物,例如野菊花、金銀花,其中金銀花具抗菌清熱作用,另外苦參、地丁等泡水浸洗,亦可有助紓緩。

 

2.古方保濕法

 

部分皮膚極乾的患者則需要注意保濕、補充油分,例如古時會使用香油(即麻油)塗抹。

 

3.紫雲膏

 

林醫師亦建議可使用一種名為紫雲膏止痕,使用時先沾取少量抹於手背或較為嚴重的患處、較輕微的邊界位置, 等待約半小時至一小時,假如並無任何不妥,則可繼續塗抹,但如果患處情況變得嚴重,便可能要需要多加注意。

 

中醫拆解飲食建議 教煲2款食療湯品

 

  病發期間,林冠傑醫師建議濕疹患者飲食上應要少食味濃食物,尤其要避免吃太多過咸食物;另外忌食高蛋白質,容易令敏感源增加。除此之外,冬菇、蘑菇、草菇等菇菌皆被認為會「透疹」,容易發疹、刺激皮膚敏感,同樣建議慎食;水果方面芒果、榴蓮等亦容易激發敏感源,濕疹患者亦應少食。

 

  醫師續指,濕疹患者病發時可能許多食物無法食用,但這種情況卻未必會「跟足一世」,當調理好身體、濕疹康復後,再食這些食物可能又會無礙,他又介紹兩款食療湯水,幫助「血熱型」及「虛弱型」濕疹患者緩解相關症狀:

 

冬瓜薏仁赤小豆茯苓湯

  • 材料及製作方法:冬瓜、薏仁、赤小豆、茯苓,加入少量肉片及蜜棗煲煮。
  • 適用人士:血熱型患者
  • 症狀:舌頭較紅、口苦、經常睡眠不足、捱夜、容易損傷、濕疹患處每次抓癢都會出血人士
  • 功效:夏日有助袪濕、淡滲利濕、消腫

 

黨參花生衣湯

  • 材料及製作方法:黨參1兩、花生衣20克、淮山及茨實適量
  • 適用人士:虛弱型患者
  • 症狀:經常覺得疲乏勞累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