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當父親忘了怎樣「玩」──給腦退化親人與家屬的聖誕心意

當父親忘了怎樣「玩」──給腦退化親人與家屬的聖誕心意

黎凱欣
照顧者手記

  聖誕將至,又是向摯愛送上心意的季節。患上腦退化的父親,近來明顯缺乏動力,對外界反應愈加淡薄,筆者希望能藉着玩具,重新喚起他對生活的興趣。於是,我在網上訂購了與社工平日上門陪他玩的同款幼兒益智拼圖,為聖誕禮物「試水溫」。

 

  事情不似預期。或許我們引導不得其法,父親面對拼圖無動於衷。想起小時候,我也嫌父母送的玩具無聊,如今因果循環,雙倍奉還。說實話,為腦退化長者選玩具,比替小孩選還難。倒不如轉念,若能偶爾投得「老友記」所好,已算階段性勝利。

 

鍛煉認知與腦袋

 

  若說失智者是「大B」,他們的認知水平確實與幼兒相似,只是幼兒會進步,「大B」卻只會倒退。不過,大B與細B一樣需要「玩」,某些益智玩具兩者皆宜,全視乎大B的認知程度,腦力與手力。

 

  回想父親確診以來的「腦退化玩具簡史」,幾乎是他心智衰退的縮影,見證病魔肆虐的不同階段。十多年前,他仍屬輕度認知障礙,數獨、麻將、象棋或魔力橋(Rummikub數字牌),全是他的健腦日常。那段歲月,正是我們照顧起來最輕鬆、彼此互動最自然的時光。

 

  好景不常,他很快對麻將、象棋興趣缺缺,因為腦筋轉不來,算術能力被病魔悄然偷走。那個專注填著數獨方格的背影,早已封存在我的記憶櫃裏。

 

當父親忘了怎樣「玩」──給腦退化親人與家屬的聖誕心意

 眾所周知,打麻將有助輕度認知障礙患者健腦。(圖:Mick Haupt@Pexels)

 

當父親忘了怎樣「玩」──給腦退化親人與家屬的聖誕心意

筆者的腦退化父親,於病情尚輕時,對數獨甚有興趣。(圖:SHVETS production@Pexels)

 

平板電腦遊戲碰壁

 

  隨着他的腦力邁向「新階段」,我們樂觀地抖擻精神,改試各式平板電腦遊戲。近年流行的腦退化訓練程式五花八門:配對圖像、模擬書法、簡單拼圖應有盡有,讓失智長者隨時「打機」。

 

  從沒打過機的父親,第一次Touch Screen觸控螢幕,興致勃勃,甚至主動「玩兩下」,算是「第二階段」成功。

 

  Touch Screen 「戀情」太短暫。數月後,他再不肯碰平板,對着螢幕扁嘴,興趣全無。或許是認知受損導致空間感混亂,無法理解螢幕變化,覺得那只是一張沒甚麼好按的平面。

 

  屢敗屢戰,我們帶他去看光影互動的展覽。場內小孩興奮奔跑,他卻冷眼旁觀。那扇五光十色旳網絡世界大門關上了,我們只好安慰自己 ,至少不懂使用智能手機的他,毋須擔心被短訊和社交媒體網上詐騙案所擾。

 

  有時我也會反省,是否自己不夠用心?AI玩具會是出路嗎?坊間的AI玩偶、AI寵物會發聲、會動、會說話,甚至能在螢幕顯示「關懷」字句。然而大多仍處研發階段,我無緣試用,也無從斷定效果。

 

當父親忘了怎樣「玩」──給腦退化親人與家屬的聖誕心意

讓腦退化長者健腦的平板電腦App,五花百門,不乏本地化遊戲。像圖中的遊戲,讓長者模倣「推車仔」,數出指定數目的咖喱魚蛋、腸粉,紅腸等本地小食。

 

難得的爺孫互動

 

  父親的「玩具簡史」進入第三階段,玩具要摸得到,也要感受得到。我們重回七巧板這類實體玩具,結果母親意外地找「救星」:企鵝敲冰塊桌上遊戲。

 

  它的玩法簡單,把藍白冰塊疊成冰台,放上企鵝,然後輪流用小槌敲冰。誰令企鵝掉下,誰就輸。這玩具在親子家庭中頗熱門,但對我家這位「大B」來說,小型版太細,必須用正常尺寸或加大版,讓他看得清,握槌握得穩。

 

  當時姪兒正值五、六歲,好奇心十足,會主動跟爺爺一起玩。兩爺孫並肩敲冰,返老還童對戰真童心,棋逢敵手,難分高下。

 

  可惜,時間照樣不饒人。姪兒長大了,父親的認知再下滑。語言能力退化,僅剩「這是甚麼」、「我唔要」等短語。那個企鵝㪣冰玩具如今被束之高閣。看著父親堅定拒絕的神情,我倒佩服他有界限、有個人意識,比我更懂得說「不」。

 

當父親忘了怎樣「玩」──給腦退化親人與家屬的聖誕心意

筆者購買這類幼兒拼圖給父親,可惜我引導無方,他的興趣缺缺。

 

當父親忘了怎樣「玩」──給腦退化親人與家屬的聖誕心意

老少咸宜的企鵝敲冰塊桌上遊戲。(網上圖片)

 

溝通之道, 彌足珍貴

 

  百折不撓地發掘新玩具,只為了讓父親不致百無聊賴,盡量刺激五感,延長對生活的感知力。如今,「玩具簡史」踏入第四階段。除了幼兒拼圖,社工還會出動「穿珠仔」一類職業治療師常用的健腦、手眼協調遊戲。若引導得法,他仍願意一試。

 

  說到底,腦退化患者的病情像潮汐般起伏,每天都不同。我常摸不清該如何哄他,尤其是讓他願意跟我玩。這大概是所有失智病患家屬的共通難題。

 

  有時我會想,他在腦退化長者中心的一天是怎樣過的?社工又如何與他互動?若能偷師幾招就好。

 

當父親忘了怎樣「玩」──給腦退化親人與家屬的聖誕心意

 圖中的穿膠片遊戲,訓練手眼協調的原理,與穿珠仔有點相似,不過它能夠同時訓練長者的肩膊,屬於常見的職業治療項目。

 

  若要說這個聖誕最好的禮物,大概是一把能開啟失智溝通之門的鑰匙,好讓與腦退化老友記有效交流,好好地「玩一玩」。這種情感連結,比起任何口號式鼓勵,都來得動人與真實。

 

當父親忘了怎樣「玩」──給腦退化親人與家屬的聖誕心意

 簡單至手握圓球,也可讓老友記邊玩邊輕鬆。(圖:Matthias Zomer@Pexels )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