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後食滯不適?3大應援妙法 + 4種中藥材助消滯去膩
上星期提及中秋應節食品的伏位,有朋友問:良朋親友共聚,一口月餅也不沾,實在掃興,難得一年一次,應下節也不為過吧?!可有良方消滯去膩?
我也是非常喜愛月餅的人,在此分享我的「中秋應援」妙法:
1. 將月餅切為八分之一小塊,每次就那麼八分一塊,既可品味多種口味,又能控制分量量。最佳食用時間為午後陽氣最盛時,避免晚上食用加重脾胃負擔。
2. 食用性寒的金柚子時,可佐以少量薑茶以作平衡。
3. 芋頭建議蒸煮後蘸少量鹽而非醬油,減少鹽分攝取。
中藥材當中,也有幫助消化、消除積食和行氣化滯的,平時可放一些在家「看門口」:
1. 山楂:有效消化油膩肉食和澱粉類積滯,針對月餅這類高油、高糖、高澱粉的食物特別適合,還能行氣化瘀。我推介用幾片乾山楂泡熱水飲用,即成一杯酸甜開胃的「山楂茶」。吃完月餅、大餐後感到腹脹或胃口不佳後喝。
2.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能很好地緩解因食滯引起的腹脹、胃氣。當感覺腹部氣脹、噯氣(打嗝)有食物味的時候,焗一杯陳皮水(取一小片陳皮用熱開水沖泡)可紓緩胃不適。陳皮水亦可放3至5片山楂一同飲用。
3. 麥芽與穀芽: 麥芽與穀芽一起使用,則事半功倍。麥芽偏於消化米、麵、薯、芋等澱粉類食物積滯;穀芽則較溫和,用作開胃用途更佳。當吃了太多月餅或糯米製品而引起積滯,可用各一小執的麥芽和穀芽煮水或泡茶飲用。
4. 神麴:對一般性的食積腹脹,神麴加山楂和麥芽同用(即著名的「焦三仙」茶味),可紓緩不適。三種材料各一小汁執泡茶便可。
服用以上中藥材消滯,有幾點要注意:
1. 山楂有活血化瘀、收縮子宮的作用,而麥芽則有回乳作用,所以孕婦要慎用。
2. 山楂酸性較強,胃酸過多或有胃潰瘍的人士應慎用山楂。腸胃虛弱的人士,應盡量避免空腹喝山楂水。
3. 要對症下藥:如果是因為吃油膩而滯,用山楂最好;如果是因為吃米麵而滯,用麥芽、穀芽最佳;如果氣脹嚴重,陳皮效果更好。
4. 以上藥材或去膩茶,旨在解決「過食」問題,狀況解決了之後就可以停用。若無積滯卻長期服用,反而可能耗損脾胃之氣。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