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食肉不等於不健康:研究揭動物性蛋白質不增早逝風險
過去10多年,大量研究都指出植物蛋白被譽為更健康選擇;植物性飲食除了與降低死亡風險之外,亦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及癌症風險。因此,相比之下,動物性蛋白,即肉類、海鮮類、雞蛋、乳製品等,就好像淪為非健康選擇。事實上,都有一定的研究顯示,進食過多肉類,尤其是紅肉及加工肉,增加癌症及死亡風險。
不過,如果不特別將紅肉及加工肉分開出來分析,而是總括以全部動物性蛋白作分析,是否有證據顯示,進食動物性蛋白有害健康?一項近期刊登的研究,為此作出了分析。
最新研究分析動物性蛋白質與死亡率之關係
7月公布的一項研究,收集了超過15,000名美國成人的健康數據,於追蹤期12年期間,蒐集了死亡率,及其死亡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疾病,而飲食數據亦包括在內。研究人員為當中的數據分析蛋白質攝取量類別,然後區分來自動物來源(例如肉類、乳製品和蛋類)的蛋白質和來自植物來源(包括豆類、果仁和穀物)的蛋白質。
由於生活方式因素也會影響死亡率結果,因此研究人員也於各項因素作出調整,包括年齡、性別、吸煙、體力活動和總熱量攝入量等,務求這些因素不會混淆於飲食數據。
結果顯示:
● 沒有證據顯示食用更多動物、或植物蛋白、或總蛋白質,會增加整體早逝的風險
● 動物性蛋白質,亦不會增加因癌症或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
● 不同年齡層的結果也一致;不論年齡,蛋白質攝取量與死亡風險升高均無聯繫
● 綜合所有證據,現時人如常蛋白質攝取量,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來源,都不影響預期壽命
正面結果 動物性蛋白食物並非不健康
雖然植物性蛋白的確對健康帶來額外益處,不過我也欣賞這項研究,結果可改變我們對於各種食物的態度。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動物性蛋白質,不應該被冠以為非健康食物,加工肉除外。推廣增加植物性蛋白進食量,不應以貶低動物性蛋白作基礎。這項研究,奠定無論是動物性蛋白還是植物性蛋白,對健康都有一定的益處。可以進食更多植物性蛋白?非常好,但如果不可以,也不應覺得進食肉類、雞蛋、乳製品等就變得不健康。
增加蛋白質攝取量不增加死亡風險
另外,從早期蛋白質攝取研究當中,建議過年長人士可能不應攝取過多蛋白質。今個研究則顯示,增加蛋白質攝取量,尤其是於年紀較大人士,並不增加死亡率,正式推翻早期研究的推斷。事實上,隨著年紀增加,蛋白質需求亦同樣增加,去防止肌肉流失。長期病患人士在改動蛋白質進食量之前,請先與認識你病情的註冊營養師諮詢。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