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鹽與肝健康 │ 不只高血壓!最新研究揭高鹽飲食增脂肪肝風險,恐致肝衰竭肝癌
高血壓要減鹽,相信已是常識了。不過,攝取過多鹽不只惡化心血管健康,最新證據亦指出,鹽亦增加脂肪肝風險。在香港,大約三至四成成人,患有代謝性脂肪肝;而於糖尿病及過重人士,比例則高至少六成。
脂肪肝學名:代謝性脂肪肝病
每次討論脂肪肝,我都會重新把重點放在脂肪肝的新名稱。於2023年中,我已在本專欄分享,從前稱為非酒精性脂肪肝,醫學界正式改名為「代謝性脂肪肝病」,將重點放回代謝性異常,而非有否長期過量飲酒。顧名思義,代謝性脂肪肝病,是由於長期不加以控制各款代謝性疾病,包括高體重體脂、高膽固醇、高血壓、高血糖、或因長期服用某款藥物,而導致肝臟脂肪長期積聚。
最新研究:高鹽飲食習慣增加脂肪肝風險
我們已經知道,晚期肝病患者需要避免在食物中添加鹽。這項研究等進一步表示,鹽與早期肝病之間存在關聯。
八月刊登的一項研究,利用英國生物樣本庫的資料,分析了超過490,000名人士的飲食及健康數據。期間若有7,000人患上了脂肪肝,結果指出,進食期間經常添加鹽人士,患脂肪肝風險高出三分之一。
研究人員估計,長期高鹽攝取量,導致胰島素阻抗;而胰島素阻抗,除了與糖尿病扯上關係之外,亦與脂肪肝有聯繫。另外,高鹽飲食屬促炎,因而增加肝臟誘發炎症,從而影響肝臟維持血脂平衡的功效,導致脂肪肝惡化。
脂肪肝早期干擾肝臟的功能,隨著時間慢性令肝損傷,因而惡化至肝硬化、肝衰竭、及肝癌等嚴重症狀。
港人高鹽重災區
在家中煮食,大部分港人都不會烹調過高鹽菜式,食飯也不會有一樽鹽在附近。港人的高鹽重災區與西方國家有點不同。留意以下情況:
● 在家烹調,盡量選擇天然食物,避開高鹽加工肉例如午餐肉、或加工食品例如即食麵等
● 在家食飯,盡量不要再醬汁另上。菜式調味適量,就不需要再另添加美極、或蠔油等醬汁
● 街外進食,亦盡量不要再點添加醬汁。海鮮醬、蠔油、豉油等全都是高鹽食物
● 拉麵或其他湯麵的湯底,適量飲用就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