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26
九月
紅磡香港體育館|UnionPay 銀聯 呈獻 關智斌演唱會 紅磡香港體育館|UnionPay 銀聯 呈獻 關智斌演唱會
紅磡香港體育館|UnionPay 銀聯 呈獻 關智斌演唱會
推介度:
26/09/2025 - 27/09/2025
20
十一月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館珍藏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館珍藏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館珍藏
推介度:
20/11/2025 - 31/08/2026

帶狀疱疹 │ 53歲梁漢文自爆曾生蛇經歷!打蛇針發冷無力 + 醫生揭50歲以上風險高

帶狀疱疹 │ 53歲梁漢文自爆曾生蛇經歷!打蛇針發冷無力 + 醫生揭50歲以上風險高

健康解「迷」

  現年53歲的梁漢文日前在社交平台開心宣布喜訊,比他年輕16歲的弟弟家中添新成員,梁漢文榮升做大伯。梁漢文近日再發帖文,上傳兩張新照片,可見他皮膚黝黑,滿臉鬍茬,看起來有些疲倦。梁漢文透露因為曾「生蛇」,因此需打「蛇針」。

 

梁漢文自揭打「蛇針」後反應

 

  梁漢文近日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他去年曾患帶狀疱疹(俗稱生蛇),今年3月接種了第一針帶狀疱疹疫苗(俗稱蛇針),當時感到非常辛苦且發冷,現在需接種第二針,希望反應不會像上次那麼辛苦。有網民建議梁漢文先服食止痛藥打底,他回覆:「醫生話需要先食,第二針未必有感覺。」他寫道:

 

  因為舊(去)年生過一次「蛇」,所以3月嘅時候打咗第一針「蛇針」,半年內要打第二針(有20年抗體)。第一針打完嗰晚都有啲辛苦……又發冷…又會軟瀨瀨…維持咗成晚,到第二日先好返(每個人反應都唔一樣),希望今晚唔使好似上次咁辛苦……係時候早啲返去瞓喺張床度「等針到。

 

  慶幸梁漢文擔心的事並沒有發生,他於11日更新身體狀況:

 

  同大家報告下,昨日打完第二支「蛇針」,一切感覺正常,只係額頭有少少㷫。今日已經可以出去遊車河同曬太陽,報告完畢。

 

  不少粉絲都為他高興:「無事就好」、「最緊要身體健康,咁就可以周圍去喇」。

 

生蛇|53歲梁漢文驚爆「生蛇」 打首針沾寒沾凍極痛苦 自揭第二枝「蛇針」後反應

生蛇|53歲梁漢文驚爆「生蛇」 打首針沾寒沾凍極痛苦 自揭第二枝「蛇針」後反應

分享打第二支「蛇針」後反應。(IG@edmond4gorleung)

 

多位藝人曾受生蛇折磨

 

  生蛇本身不會直接致命,但可引發多種嚴重併發症。例如疱疹若生長在眼部周圍(俗稱「上眼」),可能導致視力受損甚至失明;若出現在耳朵附近,則可能影響聽力。

 

  除了梁漢文外,演藝圈中也有不少藝人曾飽受此病困擾,包括蔡一傑、黎瑞恩、林保怡、盧覓雪、陳慧琳、蘇施黃、蕭正楠、劉佩玥等。其中,黎瑞恩的情況尤其嚴重,疱疹長在眼部周圍,對視力構成威脅,而蔡一傑的患處更從頸部蔓延至頭部,劇痛難忍,被他形容為「十級劇痛」。

 

梁漢文突抱B宣布喜訊 凍齡老婆曾患乳癌放棄生育

 

  梁漢文日前(7日)在IG上載多張抱B相,相中他與家人於一間酒樓內用膳,他則一臉「慈父」樣般對著手抱的BB,非常溺愛地與BB玩樂,一時陪睇手機,一時又將BB舉高高,注意力一直無從BB身上離開。正當外界疑惑BB身份時,梁漢文則於IG留言揭盅:

 

  最近細我16年嘅細佬為梁氏家庭增添咗第一個小成員,為我哋已邁向人口老化嘅幾兄弟姊妹帶嚟咗不少歡樂氣氛…而我亦正式宣布做咗啊伯……大伯!健康最緊要。

 

 

生蛇|53歲梁漢文驚爆「生蛇」 打首針沾寒沾凍極痛苦 自揭第二枝「蛇針」後反應

梁漢文日前上載多張抱B相,一臉「慈父」樣般對著手抱的BB。

 

梁漢文與太太Karen愛情長跑多年

 

  梁漢文與太太林文慧(Karen)於1998年拍拖,2008年倆口決定結束十年愛情長跑並結婚。不幸地婚後只有3年,Karen於2011年確診乳癌,梁漢文當時難過表示:「我太太有這個病,其實好大程度都是受情緒、心情影響,有時大家…或者是我吧,工作忙,回家會一聲不吭,可能疏忽了。」慶幸經過逾一年時間治療,Karen於2013年康復,但梁漢文夫婦之後決定放棄生育,過二人世界。

 

生蛇|53歲梁漢文驚爆「生蛇」 打首針沾寒沾凍極痛苦 自揭第二枝「蛇針」後反應

 

生蛇3大症狀

 

  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顯示,帶狀疱疹是由引起水痘的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致,是一種令人痛楚、呈帶狀的紅疹並帶有水泡的傳染病。病毒會於水痘患者痊癒後,潛藏在體內的神經系統。

 

  若發現皮膚出現異常,需立即求醫,病徵包括:

 

生蛇3大症狀

1.出現痕癢或微痛,帶有灼熱感覺。

2.出現紅疹

3.紅疹變成水泡,再蔓延成帶狀。

資料來源:香港衞生署

 

生蛇高危風險因素

 

  皮膚科專科醫生區志森曾表示,以下因素會增加「生蛇」風險,當中包括50歲以上及免疫力低的人士:

 

帶狀疱疹4大高危大士

1.50歲以上人士

2.患有慢性病、自身免疫系統出現毛病或曾服用壓抑免疫系統病病的藥身人士。

3.壓力大、患抑鬱人士

4.患呼吸系列疾病人士

資金來源:皮膚科專科醫生區志森

 

生蛇圍一圈會死?

 

  至於坊間傳言「生蛇圍一圈會死」,區醫生則表示沒有根據,一般「生蛇」只會局限於身體單邊,或者偶爾兩個相連的神經線區域;不過在特殊情況下,免疫能力缺乏或受抑制的病人,如愛滋病、血癌、接受器官移植、長期服食類固醇等人士,生蛇可同時出現於身體多個不同位置,

 

  其實『生蛇圍一圈會死』係一個謬誤,唔係因為兩邊一齊生蛇而致命,有機會係呢位患者身體免疫力非常低,同時出現併發症致死。

 

  而「生蛇入眼」不單會引起眼球表面發炎,炎症消退後可以引致結疤,甚至增加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脫落的可能,嚴重影響視力,因此絕對不能忽視。

 

病發後72小時內服藥可減症狀

 

  區醫生建議,患者於病發後的72小時內服用抗病毒藥物,可有效減輕症狀及縮短病程,亦能減少生蛇後神經痛。如果患者多於72小時求醫, 醫生仍有可能處方抗病毒藥物,不過效力會隨時間而降低。

 

  由於「生蛇」屬於過濾性病毒,未試過有水痘人士接觸「生蛇」人士,有機會被傳染導致出水痘。故此,區醫生指最有效預防「生蛇」的方法是接種帶狀疱疹疫苗。另一方面,高危人士應有適當休息、攝取足夠營養及多做運動,以提升自身免疫力。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