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健康 │ 天水圍精神病母子墮樓亡,瞞報資產遭房署要求遷出公屋 + 9大輕生警號必知
天水圍天恩邨一對患有精神病母子,被指因13年前申請公屋時未有如實申報資產,因此遭房屋署發信要求遷出。母子曾就此作出上訴,並獲青山醫院發出證明書,建議容許二人繼續在單位居住,不過,今年3月上訴委員會最終裁定上訴失敗,涉案母子則先後於今年4月20日及7月31日墮樓亡。
因瞞報資產接「遷出公屋令」
據了解,死去的鄧先生及鄧母,生前分別患有精神分裂症及躁鬱症,母子二人於2017年獲分配天水圍天恩邨的一個二人單位。去年11月底,母子收到一封由房屋署發出的「遷出通知書」,指他們在13年前申請公屋時未有如實申報資產,因此要求二人在去年12月底前遷出單位。
鄧氏母子收信後由於感到非常焦慮,於是在他人協助下,向房署提出上訴。期間青山醫院於去年12月亦發出證明書,認為收回單位一事令鄧先生情緒低落,建議房委會容許二人繼續居於上址。
今年2月上訴委員會就事件進行聆訊,3月裁定鄧氏母子上訴失敗,並再發出「遷出通知書」,母親得悉上訴失敗後情緒激動,並在4月20日墮樓身亡。青山醫院在4月22日再次發出證明書,建議房委會暫緩遷出令,惟亦未獲接納。最終鄧先生亦不堪壓力,在7月31日墮樓身亡。
買地事宜 遺屬稱死者不知情
死者女兒鄧小姐事後曾向傳媒控訴,指其弟在2012年病發時,已與母親離異的父親曾探望他,並慫恿他簽署文件,稱會給予4萬元醫藥費報酬,惟事後無收到任何文件副本,懷疑買地一事與此有關。翻查土地註冊處紀錄,鄧先生2012年6月以50萬元購買元朗近山邊村兩幅地;2024年3月以40萬元賣出,買家英文名與兩幅地的原地主相同。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回應事件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今早在一個電台節目上回應事件時指,該對母子在2012年時申請公屋,在多次申報中均沒有申報有土地,而該兩幅土地的價值估值70多萬元,在加入資產總值後會超出上限。何永賢又指對事件感到非常難過,並指房委會同事在處理這個個案時,作出「人性化」處理,已情理兼備,盡量平衡。
9大輕生警號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黃蔚澄博士(Paul)曾在受訪時表示,每人都會有負面情緒,故自我覺察和排解情緒很重要,身邊人的觀察亦是關鍵。他強調,細心留意生活細節,可及時阻止輕生行為;若情況未有改善,建議尋求專業協助。
1.精神萎靡
2.思想負面,常提及死亡
3.計劃交代身後事
4.性情大變或行為反常
5.封閉自己,拒絕與人聯繫
6.曾嘗試自殺和自殘
7.超過兩星期陷入沉鬱狀態
8.失眠
9.食慾不振
資料來源:臨床心理學家 黃蔚澄博士
拆解精神分裂症5大成因
根據青山醫院精神健康網站資料,精神分裂症是一種腦部疾病,腦內不同區域的腦神經功能失調,產生思想和感知錯亂,並由此引申出語言和行為的異常及情緒的顯著轉變,而且主要由「個人腦部先天的脆弱性」與「外在環境壓力」造成。
家族遺傳
童年時受虐待
成長期經歷失戀
受學業壓力
工作及家庭負擔
資料來源:青山醫院精神健康網站
精神分裂症7大常見病徵
妄想
幻覺
言行錯亂
情感遲鈍
缺乏積極性
思想異常貧乏
大腦認知能力受損
資料來源:青山醫院精神健康網站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