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年補氣食療|每日1杯黃芪水,氣血暢通、精神爽利!望聞問切揀選貼士
身邊不少中年朋友經常跟我說:「氣力大不如前」、「瞓幾多都不夠精神」、「經常感到疲倦」、「做運動氣喘」。人到中年,身體就像一部行了幾十年的車子,需要額外保養,否則,若只靠老本維持,那車子很快會捱不住。很多朋友問我平時如何保養?我的日常保養從來不靠名貴材料,今期先推介一項非常容易的保養良方——那就是每日一杯黃芪水。人家推介早上飲咖啡,我一向不諱言,對咖啡是否superfood,非常保留。別人喝咖啡,我則每日來一杯黃芪水,飲用完,氣血暢通,精神爽利。
黃芪,又名北芪或黃耆,這味平民補氣聖品,我親身經驗,是中年人的元氣救星,我認為它是中藥材裏頭的「優質燃油」,溫和補氣,非它莫屬。
為甚麼中年補氣那麼重要?「氣為血之帥」,氣足則血行暢通。所以有很多人覺得自己「不夠血」,其實或許是氣的問題;若是這個情況,狂食鐵丸去補血,除了得出個便秘之外,改善不到氣血問題。黃芪性微溫,歸脾、肺經,正是補中益氣的關鍵。對抗中年疲勞乏力,它好比為身體注入一股無形能量,特別適合經常腦力透支、說話氣若游絲、運動氣喘、體能恢復緩慢的都市人。
現代研究更發現,黃芪富含多糖類成分,能雙向調節免疫力——太弱者增強,過亢者(如過敏反應)則能緩和。尤其是現在是立秋白露時份,肺和氣管比較弱的朋友,容易在對抗季節轉換時患傷風感冒或因肺虛而產生的疾病,黃芪能鞏固肺部的抵禦力,是天然防護盾,非常適合在這個時候多服用(但患有感冒的時候則忌服)。
揀靚黃芪,也要「望聞問切」:
1. 望色澤:優質北芪中間應呈淡棕黃色,表面有細緻放射狀紋理,外皮帶黑色更好。若黃芪中間過份潔白,那可能已經是硫磺燻製,但中間暗沉發黑,則恐為陳年舊貨。
2. 聞香氣:正宗甘肅產黃芪帶有獨特豆腥香氣,聞之清新自然。若有酸味或霉味,請立即放手走人。
3. 問產地:揀靚黃芪,我的首選是甘肅黑淦芪,外皮帶黑色,中間木部則是黃色。 黃芪普遍的產地來自山西和黑龍江。近年內蒙古種植品質亦相當不俗,亦可考慮。
4. 切質地:優質黃芪質地堅實但不會過硬,斷面纖維細密。若輕易彎曲或碎成粉末,證明品質則欠佳。
黃芪水的飲法:
普通沖泡難釋放黃芪精華,我每日的做法是:取2至3片優質黃芪,用冷水浸泡30分鐘後,然後加兩碗半水大火煮沸轉文火慢煎15至20分鐘。進階版可加入4至5顆紅棗(必須去核免上火),那就可以氣血雙補。若易口乾舌燥,可添數粒麥冬養陰潤燥以平衡溫性;又或經常對電腦者,則可加一小執枸杞,養肝明目效果更佳。
飲用黃芪水要注意的事項:
-早上空腹飲用最利吸收,但胃弱者建議早餐後服用。
-每周連續飲用不宜超過5日,讓身體有休息空間 。
-高血壓者、陰虛實火型、感冒發熱、喉嚨痛時忌服。
養生不必追求名貴藥材,像黃芪這般平實而有效的食材,只要懂得選擇與運用,便是我們中年之友的健康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