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過勞 │ 59歲電梯工因心臟病發不治,疑因長時間工作導致過勞死,遺孀公開指控僱主無良並誓為丈夫討公道
一名59歲電梯維修技工,去年7月工作期間心臟病發暈倒,送院搶救不治。其遺孀表示,丈夫事發前曾連續工作59小時,認為屬「過勞死」,但僱主拒絕承認事件涉及工傷。遺孀批評僱主無良,現正申請法律援助,希望追討賠償,為丈夫討回公道。
事發於去年7月9日,在深井一個私人屋苑。當時電梯技工陳家兒接到公司通知,指有人被困升降機中,要求他獨自前往處理。當日下午5時許,完成救援工作後,他突然心臟病發暈倒,送院後不治。據了解,陳家兒自去年7月起曾連續工作59小時,休息一晚後,於事發當日再次開工。
遺孀陳太近日於《東張西望》節目內哭訴,一家原本生活幸福,丈夫猝然離世令家庭頓失經濟支柱。陳家兒在電梯公司工作超過25年,月薪僅17,000元,需供養兩名子女讀大學,因此經常加班幫補家計。陳太認為,丈夫是因長期工時過長而引致心臟病發。她質疑公司,為何在工作期間離世也不被承認為工傷。
陳太表示:
一個月只有17000萬,如何維生?如何養家?所以他們電梯工完全靠加班,意外的事隨時發生,是屬於高危是不是?現在我丈夫工作期間過身,公司都不承認工傷,是否要死在電梯槽下面才算工傷?
她指出,事發一年以來,僱主只發放了一個月恩恤金,拒絕支付殮葬費,也未提供任何賠償或援助,批評公司無情。工業傷亡權益會(工權會)幹事引用陳家兒的工作時間記錄,指出其心臟病發與長時間工作壓力有關。然而,現行香港法例並未承認「過勞死」屬工傷,令陳太難以向僱主追討賠償。
工權會曾陪同陳太向勞工處申索工傷補償,但因未獲僱主書面同意,勞工處未能裁定其申索成立。現時她只能申請法律援助,透過法律程序爭取賠償。
工權會指出,過去5年,勞工處每年接獲超過130宗工作期間猝死的個案,促請政府參考台灣、日本及韓國等地設立工時標準,若僱員在病發前一段時間內曾超時工作,應可向僱主索償。
遺孀批評僱主無良,希望為丈夫討回公道。(《東張西望》影片截圖)
電梯技工陳家兒去年7月,在工作期間心臟病發暈倒,送院後不治。(《東張西望》影片截圖)
電梯技工陳家兒去年7月,在工作期間心臟病發暈倒,送院後不治。(《東張西望》影片截圖)
事發後現場情況。(《東張西望》影片截圖)
電梯技工陳家兒去年7月,在工作期間心臟病發暈倒,送院後不治。(《東張西望》影片截圖)
陳太哭訴一家原本生活幸福,丈夫猝然離世令家庭頓失經濟支柱。(《東張西望》影片截圖)
陳太哭訴一家人原本生活幸福。(《東張西望》影片截圖)
遺孀控訴僱主拒認工傷求償被拒。(《東張西望》影片截圖)
遺孀控訴僱主拒認工傷求償被拒。(《東張西望》影片截圖)
遺孀控訴僱主拒認工傷求償被拒。(《東張西望》影片截圖)
電梯技工陳家兒曾連續工作59小時。(《東張西望》影片截圖)
電梯技工陳家兒曾連續工作59小時。(《東張西望》影片截圖)
僱主回應。(《東張西望》影片截圖)
自測12個過勞症狀
打工仔如何自測是否過勞?台灣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衞生研究所推出一本《過勞自我預防手冊》,當中提及12個症狀:
過勞12大徵兆
1. 經常感到疲倦,健忘。
2. 突然覺得有衰老感。
3. 肩部和頸部強直發麻。
4. 因為疲勞和苦悶失眠。
5. 經常頭痛和胸悶。
6. 為小事煩躁和生氣。
7. 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心電圖不正常。
8. 體重突然變化大。
9. 自我感覺身體良好而不看病。
10. 最近幾年運動也不流汗。
11. 人際關係突然變壞。
12.最近常工作失誤或者發生不和。
資料來源:台灣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衞生研究所《過勞自我預防手冊》
大部分猝死個案與心臟病有關
本港心臟科專科醫生高耀鈞曾接受訪問時表示,大部分猝死個案與心臟病有關,多數猝死原因是急性心肌梗塞。病發時,一般以5分鐘內為「黃金急救時間」,當心臟停頓時間越長,死亡率會越高。當中,有6大高危因素恐增猝死風險:
6類猝死高危因素
1. 冠心病
2. 患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3. 吸煙
4. 患心肌病
5. 心律不正
6. 家族有心臟病史
資料來源:心臟科專科醫生高耀鈞
10大猝死徵兆
台灣急診專科醫生魏智偉曾在健康節目《健康好生活》拆解10大猝死徵兆,提醒大眾留意身體訊號;若以下症狀搭配出現,就可能有猝死危機:
10大猝死徵兆
1. 反覆腸胃道症狀
2. 經常性疲累
3. 胸悶
4. 出現不明原因疼痛
5. 頻繁心悸
6. 經常性眼前發黑、單側或雙側肢體麻木
7. 盜汗
8. 經常性頭暈或昏厥
9. 呼吸不順、嘴唇發紫
10. 失眠、經常性睡眠窒息
資料來源:台灣急診專科醫生魏智偉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