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抗逆力教育守護青少年心理健康 

以抗逆力教育守護青少年心理健康 

香港學生輔助會
學趣談Teen

  香港這個高度競爭的社會中,青少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教育局於2022/23學年的調查揭示了一個令人憂慮的現象:每四位中學生中就有一位出現明顯情緒困擾症狀,這個數字較五年前上升了5%。這種情況呼籲我們必須重新審視現有的心理健康支援系統。面對學業壓力、社交困擾等挑戰,培養抗逆力成為關鍵。香港教育局推行的「成長的天空」計劃(UAP),正是一個以實證為基礎的抗逆力培養計劃,其核心的CBO原則(效能感、歸屬感、樂觀感)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了重要支援。

 

抗逆力:應對挑戰的關鍵能力  

 

  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中,青少年需要更強的心理韌性。研究顯示,抗逆力高的人更能適應壓力,並保持心理健康。「成長的天空」計劃通過結構化的活動,幫助學生在實踐中建立這種能力。根據計劃的評估報告,參與學生的抗逆力水平平均提升近20%,顯示系統化訓練的有效性。

 

CBO原則:科學與實踐的結合  

 

1. 效能感(Competence)— 從挑戰中成長 

 

  計劃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那些精心設計的歷奇活動。想像一下,一個平日害羞內向的學生,在專業導師的指導下,成功完成高空繩網挑戰時臉上綻放的笑容。這種突破自我的體驗絕非偶然,數據顯示超過80%的參與學生表示活動後「更有信心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這種信心能夠帶到學業和日常生活中,形成良性循環。

 

 

以抗逆力教育守護青少年心理健康 

 

2. 歸屬感(Belonging)— 建立支持網絡  

 

  在這個數位時代,許多青少年雖然在社交媒體上擁有數百位「朋友」,卻仍感到深深的孤獨。「成長的天空」計劃的小組活動創造了一個真實的連結空間,讓88%的參與學生感受到「被同伴真正理解和支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每次活動結束前的「欣賞時間」,組員們互相分享彼此的優點和進步,這種真誠的讚美不僅緩解了孤獨感,更培養了學生欣賞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以抗逆力教育守護青少年心理健康 

 

3. 樂觀感(Optimism)— 培養正向思維

 

  計劃巧妙地將正向心理學融入活動設計中,每次小組聚會結束前都設有「欣賞時間」。在這個特別的環節中,組員們輪流分享:「我今天最欣賞自己的是...」、「我最欣賞某位組員的是...」。這種結構化的正向回饋,讓學生們學會從不同角度發現自己和他人的閃光點。追蹤研究顯示,持續參與的學生負面自我對話減少超過50%,這種思維模式的轉變,讓他們能夠以更健康的心態面對挫折。一位參與學生分享道:「以前我只看到自己做不好的地方,現在我學會了發現自己每天的進步。」

 

 

以抗逆力教育守護青少年心理健康 

 

投資抗逆力,守護下一代   

 

  當23%的中學生正面對情緒困擾時,我們需要的是預防性的解決方案。「成長的天空」計劃用近20年的實踐證明,抗逆力教育能有效提升青少年的心理韌性。將這些經驗擴展至更多學校,加強教師培訓,推動家校合作,或許是守護下一代心理健康的最有力投資。心理健康問題的預防,遠比治療更重要。若社會能更重視抗逆教育,並將其擴展至不同學習階段,香港的青少年將能更從容地面對成長的挑戰,擁抱更積極的人生。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