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孔肯雅熱丨佛山爆基孔肯雅熱病例,13歲患者全身出疹、發高燒、關節劇痛
廣東基孔肯雅熱感染個案持續上升,其中佛山累計病例已突破6000宗。本港發現首宗輸入個案,佛山三水區政府日前透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基孔肯雅熱後遺症告知書」,以圖文方式詳述感染該疾病可能引致的後果。有確診患者自述,感染基孔肯雅熱後,全身出現皮疹,關節劇痛至難以行走。
據佛山三水區政府發文指出,基孔肯雅熱是經由伊蚊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目前無特效藥物可治療。感染者可能出現持續高燒(39℃以上)、嚴重關節疼痛及皮疹等症狀,部分患者更可能發展為慢性病痛或嚴重併發症,嚴重影響健康和生活質素。
基孔肯雅熱丨患者全身出疹、發高燒、關節劇痛
13歲患者小丁表示,數日前身上突然冒出大量紅疹,雖密密麻麻但並不瘙癢,本以為是吃了甚麼導致過敏,因此並不在意。但當天下午他便開始發燒,隨後家人立刻將他送到醫院,經檢查後他確診了基孔肯雅熱。
小丁稱家裡防護到位,紗窗是關緊的,陰暗的角落會噴殺蟲劑,積水也會用拖把拖掉,他懷疑自己晚飯後去公園散步被咬的,在患病期間他連續兩天發燒,但都只是低燒。
另一位患者洪小姐指出,最初只感覺到關節痛,翌日疼痛加劇至無法行走,當晚發燒便就醫,經抽血檢查後確診。
而患者梁先生表示,某晚至公園散步,沒有塗抹驅蚊劑,遭蚊叮咬兩天後出現症狀。他表示,發病頭兩天持續高燒達39.6℃,就醫確診後轉至隔離病房治療。他形容發燒、出疹伴隨關節疼痛,導致睡眠與飲食困難,手腳腫脹且皮膚變色,關節疼痛如同遭毆打般難受。經治療後狀況改善,待檢測陰性即可出院。
患者全身出疹。(三水發布)
醫院加設蚊帳。
展開大規模滅蚊行動。(三水發布)
基孔肯雅熱丨可導致長期關節疼痛
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感染科主治醫生彭揚惠表示,醫院目前收治的患者多屬輕症,出院時症狀多已緩解,僅少數患者可能殘留輕微關節疼痛。彭揚惠解釋,此病症引發的關節痛主要累及踝、指、腕等遠端小關節,也可累及膝、肩等大關節,疼痛隨運動加劇,關節僵硬會影響活動,因此急性期間需減少活動,盡量臥床休息。部分患者關節痛可能持續1至3個月,甚至長達18個月。
彭揚惠提醒,本身患有關節炎或有舊傷的患者更需注意後遺症,年長者可能出現乏力、關節腫痛等情況,後續可能會需要拄拐行走,應預防跌倒意外。
佛山累計病例逾6000宗,已於7月29日宣布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Ⅲ級響應,並展開大規模滅蚊行動。三水區政府呼籲民眾:
- 家家戶戶點蚊香、掛蚊帳、裝紗窗——不要讓蚊子進你家,不要讓蚊子咬你!
- 清積水、清垃圾——沒有積水沒有蚊蟲孳生,沒有蚊蟲就沒有基孔肯亞熱和登革熱的傳播!
- 出門穿著淺色長袖衣褲,常噴塗防蚊液——保護好自己和家人不被叮咬!
- 全民行動滅蚊蟲——萬眾齊心滅疫情!
基孔肯雅熱丨本港現首宗輸入個案
本港現首宗輸入個案,衞生防護中心於8月2日表示,患者為12歲男童,曾與母親於上月17日至30日赴佛山順德區旅遊,上月30日返港。翌日發燒、出皮疹和輕微關節痛,遂向私家醫生求診。醫生向衞生署呈報個案,病人隨後獲轉介到基督教聯合醫院急症室,其血液樣本經核酸檢測呈陽性,屬確診個案。該男童居住於觀塘安達邨,同行母親無症狀,其他同住家人未前往疫區。
拆解基孔肯雅熱大爆發風險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連慰慈曾接受訪問時表示,基孔肯雅熱在香港並非常見疾病,但偶有輸入性病例(由外地傳入)。此疾病從2009年起在香港是法定呈報傳染病,近十年案例全是輸入個案,患者大部份從東南亞回來,每年約零至11宗個案。而其傳播媒介則為白紋伊蚊(Aedes albopictus)或者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不會直接人傳人,但感染者若被蚊叮咬,蚊蟲可再傳播病毒給他人。若本地蚊蟲叮咬感染者後,可能引發局部傳播風險,但大規模爆發的風險較低。
基孔肯雅熱丨5大感染症狀
連慰慈醫生同時指出,患者感染症狀主要有5大方面,包括高燒、嚴重關節痛(可持續數週至數月)、皮疹、肌肉痛、頭痛等。約30%-40%患者可能出現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的關節疼痛或僵硬,影響生活質量。
高燒
嚴重關節痛(可持續數周至數月)
皮疹
肌肉痛
頭痛
資料來源: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連慰慈
基孔肯雅熱丨3類高危者
不過,連慰慈指基孔肯雅熱致命率極低(<0.1%),但老年人、嬰兒或慢性病患者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如腦膜炎、肝衰竭等。
老年人
嬰兒
慢性病患者
資料來源: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連慰慈
基孔肯雅熱丨無特效藥或疫苗
治療方面,連慰慈醫生表示此症無特效藥或疫苗,以支持性治療為主,如退燒藥、止痛藥。患者一般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增加出血風險。預防方面,連慰慈指目前主要靠防蚊,尤其到現有爆發的地方旅遊或公幹,若出現疑似症狀且近期曾到訪疫區,應盡快求醫。
9款5星驅蚊劑滿分安全名單:
消委會曾於不同零售店選購了25款常見驅蚊劑,包括5款標示含避蚊胺(DEET)、4分標示派卡瑞丁(Picaridin或Icaridin)、2款標示含丁基乙酰氨基丙酸乙酯(IR3535)、3款標示含-薄荷烷-3,8-二醇(PMD)、1款標示含雪松油(Cedar Oil)、2款標示含野紅茄提取物、以及8款聲稱「天然」或「草本」之樣本。每瓶售價由$18.9至$259不等,消委會主要針對各樣本的驅蚊效能作測試,同時審視聲稱成分對皮膚的影響。
測試結果發現,當中24款樣本均能達到驅蚊效果,但在表現上仍有頗大差異;此外有1款樣本的驅蚊能力欠佳,甚至所含成分更容易吸引蚊子靠近。為此,以下挑選出9款5星滿分安全名單,供大家參考:
含DEET的驅蚊膏
3M Ultrathon驅蚊膏
產地:美國
價錢:$55
總評:5*
含DEET的驅蚊噴霧/驅蚊液
OFF!歐護防蚊液
產地:美國
價錢:$67.7
總評:5*
RID Antiseptic Repellent
Tropical Strength Pump Spray 8 HR Protection
產地:澳州
價錢:$128
總評:5*
萬寧避蚊胺驅蚊蟲噴霧
產地:中國
價錢:$45
總評:5*
含Picaridin的驅蚊乳液
曼秀雷敦低敏驅蚊乳液
產地:越南
價錢:$98.9
總評:5*
OFF!歐護Picaridin防蚊液
產地:澳州
價錢:$85
總評:5*
含IR3535的驅蚊噴霧/驅蚊液
驅蚊大師滅菌驅蚊液
產地:香港
價錢:$108
總評:5*
含Picaridin的驅蚊噴霧/驅蚊液
Skin Technology
Protect 20% 長效防蚊液(無香精)
產地:紐西蘭
價錢:$259
總評:5*
含PMD的驅蚊噴霧
日本叮叮全效版配方驅蚊防蟲噴霧
產地:香港
價錢:$55
總評:5*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