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肪有分顏色!教你聰明減脂不用盲目節食
早前在專欄文章提及人是需要有點脂肪的; 和脂肪有分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今期再講脂肪,因為實在太多人誤會了,個個聞「脂」喪膽。但原來,脂肪都有分「好」和「壞」之分,並非所有脂肪都是敵人、都要「剿滅」,關鍵在於脂肪的顏色和功能。其實,脂肪有分兩種顏色:白色脂肪(white fat)和啡色脂肪(brown fat)。今個星期為大家拆解一下它們的分別:
1.白色脂肪:是囤積能量的「大肚腩元兇」。白色脂肪(White Adipose Tissue, WAT)是我們最常見的脂肪類型,主要功能是儲存能量,讓身體在飢餓時有後備燃料。白色脂肪主要集中在腹部、大腿和臀部,形成「游泳圈」、「拜拜肉」這類令人頭痛和「篤眼篤鼻」的部位。
但白色脂肪最主要的問題並非外觀,而是影響健康--現代人飲食過量,白色脂肪愈儲愈多,會逐漸引發代謝疾病,例如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膽固醇、甚至增加癌症風險。而白色內臟脂肪(VAT)會包圍繞著器官,即使外表看上去不算肥,但都可能已是「隱形肥仔/肥妹」。
2.啡色脂肪:這種脂肪想瘦身的朋友要「認住」,因為它是體內燃燒熱量的「瘦身神器」!啡色脂肪(Brown Adipose Tissue, BAT),雖然很多人還未認識它,但它絕對是瘦身界的「明星」。啡色脂肪含有大量粒線體,可以快速分解脂肪、產生熱能,幫助人體燒卡路里。嬰兒體內較多啡色脂肪,用以保持體溫;這跟中醫認為兒童「屬陽氣偏旺之體,故身暖」之見解不謀而合。相比之下,成人的啡色脂肪數量較兒童少,但活躍的啡色脂肪仍可以提升代謝率,甚至改善血糖及胰島素敏感度。
更令人驚喜的是,白色脂肪原來可以改變!科學家發現,「米色脂肪」(Beige Fat)是白色脂肪經「褐變」後的樣式,跟啡色脂肪同樣可以燃燒能量!問題來了:那如何將白色脂肪變成米色脂肪呢?多項研究發現:
1.恒常進行阻力訓練:肌肉收縮會釋放鳶尾素(Irisin),它會誘導白色脂肪轉化成米色脂肪。
2.飲綠茶:兒茶素等抗氧化劑有助促進米色脂肪形成。但綠茶屬於涼性之物,又含咖啡因,所以體質虛寒、胃腸功能不佳、貧血、孕婦以及對咖啡因敏感的人,都不適合大量和經常飲用綠茶。
另外,以下是證實能減少白色脂肪的有效方法:
1.控制熱量攝取:避免高糖、高脂飲食,尤其是加工食品。
2.帶氧運動:慢跑、游泳等可以有效燃燒白色脂肪。
3.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研究顯示,HIIT可以特別針對內臟脂肪。
所以,聰明減脂,是不用盲目節食的。瘦身,並非是單純的「減脂肪」,而是要懂得聰明地「轉化脂肪」!第一,減少白色脂肪囤積,第二,同時激活啡色和米色脂肪,才是長遠的健康瘦身、修身之道。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