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介|利嘉敏教授首部健康著作《逆齡生活日常》:不靠醫美、不盲目吃補充品 分享易實行逆齡大法
貪靚是無分男女,人人都想變靚一點,雖然無人能違反自然定律,總會隨年紀增長而變老,但總會想找方法看起來年輕一點吧!「逆齡」絕對是近年健康界最熱門的課題,醫美技術日新月異,就連營養補充品都以年齡逆轉作招徠。我們etnet《健康好人生》的讀者,應該對利嘉敏教授不會感到陌生吧,她除了在etnet 頻道主持「男男女女 嘉‧點情趣」和「說説心理話」兩個節目外,每星期更會撰寫醫學通識專欄「嘉‧點健康」,鑽研健康養生超過20年的她,最近推出新著作《逆齡生活日常》,想增進多一點有關「逆齡」的知識,就要買來看看!
利嘉敏教授於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任教多年,並著有多達9本關於公關的暢銷著作。在學術以外,利教授同時亦是一位健康專家,鑽研健康養生超過20年,當中涉獵中、西醫學體系、營養學與自然療法等,致力宣揚「健康不能只靠藥」、「健康需要養回來」、「自己健康自己理」、「中年不能虛」等健康信念,對於「逆齡」,更有一套獨到見解。
利嘉敏教授首本兼最新健康著作《逆齡生活日常》,於香港書展有售(各大書店於8月中有售)。
利嘉敏教授首本兼最新健康著作《逆齡生活日常》,就是與大家深入淺出探討「逆齡」課題。利教授相信,活得比真實年齡輕不是夢,書中所探索的「逆齡」,並非泛指美容技術,亦非只針對女生,而是從生活日常著手,兼顧身體內外,讓身體內在有著「逆轉回春」的氣機,從而令外在有著「容光煥發」的氣場,這套方式,不論老中青或男女皆適用。
書中分享逆轉健康的課題男女合用,一些實用貼士圖文並茂,清晰易明。(圖片來源:天地圖書)
要做到內外逆齡,關鍵在於「日常」;健康如財富,需要經營、儲蓄,並持之以恆,日復日「養」出健康。在《逆齡生活日常》一書中,作者以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術研究為基礎,帶領大家由宏觀走到日常去探討逆齡,從「初老」徵狀、中年健康問題開始,由護養眼睛、強肌健骨談到拯救頭髮,同時教大家儲蓄「腦」本、關注容顏,再談到養性怡情。
養好身體,吃是不能忽略的一環。擊退「N高」,如何揀飲擇食?書中告訴你人工代糖比砂糖甜兩萬倍、食用油有鮮為人知的「伏位」,還有一眾令大腦跌Watt的食物……哪些食物愈食愈Young?維他命B雜補充品如何選擇?種種關於保健品與進補的迷思,在書中將為大家一一拆解。此外,書中亦從中醫學角度探討逆齡,包括春夏秋冬不同節氣及經絡養生法;舌頭、耳朵、肚子都反映著你的健康狀況!作者由按揉頭皮、 「室陪焗」」講到「浸腳大使」再談到應否沖凍水涼,分享貼地又方便的養生心得。
書中談到不少日常生活中的健康迷思,部分課題更附有茶療或食譜。(圖片來源:天地圖書)
當然,實踐年輕的第一步是Feeling Young!心態決定命運,如何培養逆齡心態?書本的終章,教你如何Age Joyfully。
《逆齡生活日常》作者以輕鬆幽默的態度與行文,與大家分享鑽研20年的經驗與心得,帶領讀者做好健康規劃,減少經年累積的「健康債」,開展養護身體好習慣,儲蓄「健康資產」,於人生下半場迎來快樂。這部健康筆記,無論是年輕人還是熟齡男女都值得人手。
作者簡介
利嘉敏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曾獲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模範教學獎和社會科學院模範教學獎,鑽研公關學多年,經常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於2021、2022、2023年被列入美國史丹福大學世界Top 2% 科學家(社會科學組)之一。閒時愛寫文和寫書,暢銷著作有九本,包括《公關學一天課》、 《互聯網+:企業公關案例與策略》、 《公關公義》、 《公關智商》、 《逆戰公關》和《翻生公關》等,曾獲2019年第二屆香港出版雙年獎出版獎(商業及管理類別)。亦經常走出校園,為機構提供企業培訓,服務過的機構包括:紅十字會(香港)、香港政府新聞處、港鐵、公仔麵(中國)、香港心理衛生會、香港賽馬會、香港小童群益會、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香港中學校長會、香港非牟利幼稚園聯會、西門子公司等。
近年以不同形式踏足傳媒,早年在新城電台資訊台主持「有危有機」節目;現時以「攻關女子」之名在香港經濟日報每日發表專欄文章,亦在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旗下的etnet 撰寫醫學通識專欄,名為「嘉‧點健康」。除了以文會友之外,亦在etnet 頻道主持「男男女女 嘉‧點情趣」和「說説心理話」兩個節目,拆解各種都市人身、心、靈之健康問題。
鑽研健康養生已超過二十年,利教授致力宣揚「健康不能只靠藥」、「健康需要『養』回來」、「自己健康自己理」、「逆齡要從內到外」、「中年不能虛」;亦深信社會要加強「健康素養」(Health Literacy),才能令大家真正走在健康道上。
新書資料
書名:《逆齡生活日常》
作者:利嘉敏
設計:三原色設計陪
出版: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年7月
定價:港幣$168
售賣點:香港書展有售、各大書店於8月中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