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癌警號|空肚食辣雞麵引發持續胃痛8個月惡化成癌前病變,揭示胃炎感染一菌影響深遠
胃痛/胃癌前病變|胃痛問題不容忽視!內地一名28歲女子,3年前空肚食辣雞麵後出現胃痛,求醫後因病症輕微、一直服用胃藥緩解,未料病情卻一直持續惡化,短短8個月惡化致癌前病變,驚覺自己忽略1大關鍵檢查。她憶述,家中妹妹及父親亦同樣有類似問題,惟一直未有重視,其父後來更因此確診胃癌。
綜合內媒及事主抖音分享,2022年空腹食用辣雞麵後出現胃痛,初期出現飢餓感及火燒心等症狀,求醫照胃鏡後,醫生表示胃部狀況尚佳,只是胃竇有些許紅腫,只需要服用胃藥緩解即可,不需要特別治療。
內地一名28歲女子於3年前空肚食辣雞麵後出現胃痛。(抖音截圖)
她長期服用胃藥緩解,病情卻一直持續惡化,短短8個月惡化致癌前病變。(抖音截圖)
事主之後一直持續胃痛,亦一直服用胃藥緩解,期間曾因胃痛住院兩次,但胃痛仍然頻發,之後嘗試服用中藥、又配合西藥等治療,但仍未見療效,反而因大劑量藥物,出現水腫、無力等副作用,體重亦因此大跌。
多次求醫病情仍未受控 事主驚揭1關鍵及時救命:
因多次求醫仍未見效果,事主開始於網上查閱資料,發現自己初時胃痛求醫雖然進行過幽門螺旋菌檢查,但求醫前她已服用過多種胃藥。懷疑影響了檢查結果,故嘗試停服所有藥物,數日後再到醫院檢查,才最終確診感染幽門螺旋菌,且數值極高,胃部亦已發展成萎縮性胃炎。事主表示,由輕微胃部紅腫,到如今嚴重胃炎,整個過程花了8個月,之後她接受殺菌治療後,病情雖獲得舒緩,但仍多次反覆發作。直至兩年後,近日她在中醫建議下再次到醫院檢查及驗血,發現幽門螺旋菌呈陽性但數值不高,才驚覺自己這些年一直反覆發作,是因為上次治療後,幽門螺旋菌並未有被徹底殺死,甚至已演變成腸道萎縮及癌前病變:「檢查有一定概率出現漏診率」。
癌症警號|父親妹妹同感染 父親一經檢查即確診胃癌
她又表示,自己在確診胃前病變並不久,她的父親才剛完成胃癌手術約3個月,不久後妹妹亦因長期口臭及腸胃不適求醫檢查,最終確診幽門螺旋菌感染。她坦言,父親過去數10年一直有口臭問題,加上經常因工作關係,導致飲食不規律,更有飲酒習慣,加上懷疑一直受到幽門螺旋菌感染卻未有重視,因此一經檢查便已確診胃癌,呼籲大眾長期出現口臭、燒心腹痛、腸嗚肚脹等種種問題的其中一項,建議應及早進行檢查,不要為了節省金錢而拖延:「早發現早治癒就是在賺錢了!」
她強調,幽門螺旋菌本身並不可怕,但持續感染且未有及時殺菌的話,輕則可能出現表層性糜爛性胃炎,重則引發胃部潰瘍、腸道萎縮,甚至癌變,不過感染了亦不必過度緊張,只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便可。
癌症警號|幽門螺旋菌6大傳染途徑
由於傳染性較強,以下6大接觸皆有可能感染幽門螺旋菌,一家人假如同吃同住且不分餐,將具有較高傳染風險:
1.手部污染
2.不潔食物
3.不潔餐具
4.家庭共同用餐
5.接吻
6.糞口傳播
資料來源:浙江省新華醫學院執行院長
癌症警號|預防感染6大方法
想要避免感染或傳播幽門螺旋菌,醫生建議可遵循以下6點預防感染,高危人士早到醫院進行檢查、盡早治療:
- 飯前、便後要洗手,勿吃生肉,盡量食用高溫加熱熟食。
- 注意口腔衛生、餐後刷牙漱口、定期更換牙刷。
- 家中有成員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盡量使用自己的專屬餐具,直到完全治癒。
- 團體用餐時分餐、使用公匙公筷,餐具注意消毒。
- 兒童是容易感染人體,切勿將食物嚼碎後餵給幼兒,並為兒童準備專用餐具。
- 避免吸煙、飲酒;避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飲食要營養均衡,細嚼慢嚥。
資料來源:抖音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