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每日近百人確診患癌,一個睡眠習慣或增患甲狀腺癌風險,11大常見致癌習慣

本港每日近百人確診患癌,一個睡眠習慣或增患甲狀腺癌風險,11大常見致癌習慣

健康解「迷」

  身體慢性發炎增加患癌風險。據統計,本港2022年的新增癌症個案為35,373宗,換算平均每日有97人確診患癌。然而不少都市人習以為常的習慣,往往正是罹癌的主要原因。

 

  台灣上祐中醫診所院長黃上邦中醫師在Facebook專頁發文,引述台灣癌症數據,指出癌症已連續44年高居國人死因首位,平均每4分鐘就有1人確診。亦有醫學研究證實,多數癌症與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從正常細胞癌變的潛伏期可長達10至20年。黃上邦指出,避開致癌因子並建立防癌習慣,是遠離癌症威脅的關鍵。以下綜合出11個致癌習慣:

 

致癌習慣|11大常見致癌習慣

 

1. 高糖高鹽飲食

每周飲用3杯以上含糖飲料會增加乳房組織密度,提升乳癌風險;高鹽飲食則與胃癌密切相關。

 

2. 久坐不動

建議每坐30分鐘起身活動,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

 

3. 過量攝取加工紅肉

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加工肉品列為一級致癌物,建議以魚肉、禽肉等白肉替代,並多攝取新鮮蔬果。

 

4. 甲醛

裝潢建材釋放的甲醛會引發頭暈、噁心,長期接觸更可能致癌,建議選擇綠建築標章產品或原木家具。

 

5. 口腔清潔不佳

口腔細菌可能增加胰臟癌、大腸癌風險,每日確實刷牙、使用牙線是基本防護。

 

6. 過度照X光

美國研究指出,頻繁接受電腦斷層檢查會累積輻射暴露,非必要應避免。

 

7. 開燈睡覺

研究顯示夜間光線暴露可能增加甲狀腺癌風險,且會干擾褪黑激素分泌,建議保持睡眠環境黑暗。

 

8. 高溫燒烤食物

肉類燒焦會產生多環芳香烴等致癌物,建議搭配膳食纖維豐富的蔬菜食用。

 

9. 塑膠微粒接觸

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選擇無塑膠微粒的個人清潔用品,空氣品質不佳時配戴口罩。

 

10. 飲用過熱湯品

超過65°C的熱飲會反覆傷害食道黏膜,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其列為食道癌可能致癌因子。

 

11. 煙、酒、檳榔

三者協同作用會大幅提升口腔癌風險,即使無添加物的檳榔子本身即為一級致癌物。

 

  黃上邦中醫師提醒,癌症防治需從日常生活做起,避開危險因子並定期篩檢,才能有效降低罹癌風險。若不幸確診癌症後,應根據病情配合西醫進行手術、化療、放射治療等正規醫療。而中醫方面,則可依據患者體質,在治療不同階段提供輔助:

 

  • 手術後:以補氣溫陽改善虛弱體質
  • 放化療期間:緩解熱毒損傷造成的副作用
  • 追蹤期:調理氣血平衡,提升免疫力

 

慢性發炎|4招抗炎防癌

 

  身體長期發炎容易致癌。台灣基因醫生張家銘曾在其Facebook專頁撰文,指出長期忽視身體慢性發炎可以引發嚴重健康危機,故此要改善慢性發炎,可從以下4方面著手:

 

飲食調整

  • 減少攝取精製糖、加工食品與油炸物
  • 多吃抗氧化食物,如綠葉蔬菜、堅果、魚油、薑黃、綠茶等。

規律運動

  • 每天快走30分鐘
  • 或進行瑜珈、游泳等運動
  • 幫助啟動身體的抗發炎機制

充足睡眠

  • 避免捱夜
  • 確保身體有足夠的修復時間,以免發炎指數上升

減少環保毒素

☑ 選擇玻璃或不鏽鋼容器取代塑膠製品

  • 避免高溫下使用塑膠餐具

☑減少使用化學清潔劑

  • 降低環保毒素對身體的影響

資料來源:基因醫生 張家銘

 

名醫教養生|10大防癌食材

 

  日本癌症名醫佐藤典宏曾分享,想要預防癌症,其實多吃一些身邊隨手可得的食材,就有相當不錯的養生功效,尤其是多攝取一些擁有抗癌植化素、營養素的食材,可有效降低罹癌風險。他推介近年研究認證的10種有抗癌功效的食材,建議民衆每日食用。當中有部分食材可降低罹患多種癌症風險及50%死亡率,還可兼顧預防日常生活中例如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多方面提升身體抗癌力。

 

 10大防癌食材


1. 十字花科蔬菜

  • 例如:西蘭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植化素,能防止身體受有害物質侵害;
  • 蘿蔔硫素有強力抗氧化作用,能防止癌細胞增殖。

 

2. 富含脂質的魚類

  • 例如:鯖魚、沙甸魚等,富含Omega-3脂肪酸,能抑制發炎症狀;
  • 由於炎症是致癌的主要因素之一,抑制發炎則能有降低癌症風險。

 

3.大豆製品

  • 研究認為,名為「金雀異黃酮(genistein)」的大豆異黃酮,能夠妨礙癌症腫瘤周圍的血管新生,具有降低胃癌、大腸癌、卵巢癌的死亡風險,高達約50%機率。

 

4. 葱屬蔬菜

  • 例如:葱、洋葱、大蒜、韭菜等;
  • 富含強力抗氧化效果的槲皮素,不僅能抗癌,還能預防動脈硬化,甚至有助降血糖、膽固醇。

 

5.菇類

  • 含有β-葡聚醣,能提高免疫力;
  • 曾有研究調查菇類攝取量與罹癌風險之間的關係,發現吃較多菇類的民眾,罹癌風險降低34%。

 

6. 海藻類

  • 例如:昆布、海帶芽等海藻類中的褐藻醣膠,有抗癌效果,能抑制癌細胞、妨礙血管新生。

 

7. 番茄

  • 茄紅素能抑制癌細胞增植、阻礙血管新生,有強力抗癌效果;
  • 對降低膽固醇、預防生活習慣病有益處。

 

8. 紅蘿蔔

  • 曾有研究調查發現,吃最多紅蘿蔔的人,患肺癌風險比吃最少紅蘿蔔的人低42%;
  • 市售紅蘿蔔汁通常去除了膳食纖維,建議直接煮食更健康。

 

9. 水果類

  • 有研究調查發現,與幾乎不吃水果的日本人相比,每周吃一次以上水果的日本人,能降低30%罹患胃癌的風險。
  • 由於市售果汁很多會額外添加糖,建議直接吃原型水果較健康。

 

10.堅果類

  • 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以及鞣花酸等天然多酚、a-亞麻酸等Omega3脂肪酸,抗氧化成分非常豐富;有相當多研究證實,堅果類食物對預防癌症有效果。

資料來源:日本癌症醫生 佐藤典宏

 

致癌危機|4類天然健康防癌飲品

 

  台灣重症專科醫生黃軒在其Facebook專頁上發文指出,最新研究證實,全球每年有超過50萬例癌症‌與含糖飲料直接相關,另外一些非含糖飲品也可能存在致癌風險。黃軒提醒,選擇健康的飲品對防癌至關重要。他建議日常可多喝一些不含糖、不含酒精、不過燙、非加工果汁的天然飲品。

 

4類天然健康防癌飲品

首選飲品:

清水

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健康飲品。它能幫助身體維持正常運作,促進新陳代謝,且完全不含熱量。

(原味茶)

無糖茶

綠茶、烏龍茶、紅茶、花草茶

(原味黑咖啡)

無糖咖啡

適量飲用不加糖和奶精的黑咖啡可以提神醒腦,並含有一些抗氧化物質。但要注意咖啡因攝取量,避免過量。

其他健康飲品

稀釋鮮榨果汁

新鮮榨取並且用水稀釋飲用,以降低天然糖分攝取。不要濾掉果渣,因富含膳食纖維,但仍建議適量飲用,不宜取代飲水。

無糖豆漿

含有豐富的植物性強白質,是不錯的乳製品替代品。選擇無額外添加糖的。

無糖植物奶

例如杏仁奶、燕麥奶、椰奶等,選擇無糖口味,可以提供不同的風味和營養。

無糖檸檬水/氣泡水

在水中加入新鮮檸檬片,可以增加風味,並補充維他命C。無糖氣泡水也能帶來清爽的口感。

牛奶/乳酪飲品(無糖或低脂)

提供鈣質和蛋白質,適量飲用。

鮮榨蔬菜汁

建議以綠葉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藍)、芹菜、胡蘿蔔、甜菜根等為主要成分。同樣建議適量飲用,並作為均衡飲食的一部分。

資料來源:重症專科醫生 黃軒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