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顧者專屬優惠咭:衣食住行折扣,為照顧者送暖獲社福界大獎
成為照顧者多年,經常要赤手空拳找資源。得悉有平台推出一張免費的「照顧者咭」,網羅包括鴻福堂、售賣護理產品的真善美、文化村與樂康軒等,超過80間涵蓋照顧者生活需要的商戶,提供購物優惠。對於還未到免費打針的年紀,基本上得不到甚麼福利或津貼的筆者,不免狐疑這是騙局嗎?
知道「照顧者咭」的初衷後,我反而有點感動,全香港120萬位照顧者的身份,終於獲得肯定,認同他們為社會的付出,而非被世界遺棄的隱形人生。
16社福機構合組平台 肯定照顧者身份
這張咭的全名為「照顧者易達咭」,由「照顧者易達平台」CAREREPS (下稱平台)發出。平台由16個關注照顧者需要的社福機構組成(名單見附註),於2021年疫情期間創辦。照顧者易達平台第一召集人、大埔浸信會社會服務處總幹事吳健文(Man)坦言,經歷過父親患病,對照顧者的處境有切膚之痛。
2020年,吳爸爸在街上摔倒入院,因骨折而行動不便,倚賴輪椅出入,一度需要鼻胃喉餵食。吳媽媽年事已高,無力扶抱丈夫,照顧有困難。即使為吳爸爸申請入住政府資助老人院舍,至少要排期五年。
面對突如其來的照顧困局,緃使Man本身是社工,因為不熟悉長者服務,難免手忙腳亂,也要四出頻撲動用人脈,才找到合適院舍及安頓照顧事務。「可想而知一般照顧者,更加不知道從何入手,壓力更沉重。」他不禁感慨。
以小見大,平台的成員機構,均理解照顧者之苦。因此,平台除了一站式集結照顧者資源,更落力推動照顧者友善社區及倡議政策,「去讓這個社會知道,有需要關懷一眾照顧者。」Man說。
照顧者易達平台第一召集人、大埔浸信會社會服務處總幹事吳健文(Man)。(圖:照顧者易達平台 fb 專頁)
逾80商戶參與 提供生活折扣優惠
平台服務對象為護老者、照顧長期病患、身體殘疾人士、SEN等七類照顧者。單是16個平台成員機構旗下471個服務單位,接觸的照顧者群體超過18萬人,佔全港照顧者人口約六分之一。
至於平台最「實際」的優惠,亦即「照顧者易達咭」,全港照顧者也可以申請,會費全免。「這張咭是為了答謝照顧者,認同他們的身份,讓他們被看見。」Man補充,申請時,照顧者需要選擇其中一間平台成員機構,作為發咭機構,從而為照顧者建立安全網,確保有社福機構支援其需要。
照顧者易達咭既有超過80個商戶,提供餐飲、醫療、護理、服裝、電子產品,照顧者工作坊與喘息空間的優惠。
「照顧者易達咭」為照顧者提供多項優惠。(圖:照顧者易達平台)
8折買湯水 68折食自助午餐
例如在鴻福堂購買指定湯品,飲品與龜苓膏等,享有八折優惠。醫療方面,有牙科中心提供九折優惠,亦有聽力中心為老友記提供免費聽力測試及購物優惠。
另一方面,護理產品店真善美、文化村和樂康軒等,亦為持咭人提供9折優惠。想飲杯茶唞一唞,百樂酒店Park Cafe提供自助午餐、下午茶及晚餐時段享有全單68折優惠。種種均為照顧者的身心和荷包鬆一口氣。
至於大型企業,平台曾經與大快活、屈臣氏等連鎖商戶合作。Man透露,下一步期望能夠向餐飲商戶爭取,提供月餅折扣優惠。
「希望商界看到照顧者也是產業鏈其中一環,而非等待救濟。在北上消費潮流下,留港的照顧者,其實是穩定的消費客源,與商界互惠共贏。」平台成立至今,發出超過5,000張咭。
獲頒社聯「至善獎」 盼提高知名度
平台剛於五月中,榮獲被視為「香港社福界奧斯卡」的社聯「至善獎」,獲頒「卓越跨界別協作金獎」,表揚社福界與商界合作支援照顧者的努力。「至善獎」旨在嘉許社會服務領域中表現卓越的機構,並促進跨界別合作與交流。今屆設有31個獎項,特別注重創新、跨界協作、使用者共創等元素,以推動社會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照顧者易達平台榮獲社聯「至善獎」的「卓越跨界別協作金獎」。(圖:社聯)
照顧者易達平台不時與商界合作。早前平台成員機構部分長者或其照顧者,參與大快活贊助的軟餐試食活動,有長者更可接受一對一吞嚥評估。(圖:照顧者易達平台)
Man期望,平台獲得「至善獎」後,令更多基金會或商界認識,有助平台爭取多些資源,擴大服務規模。平台長遠亦展望深化照顧者議題,包括多重照顧者、隱形照顧者與替假照顧者等。
筆者在社聯於五月中舉辦的「S+高峰會暨博覽2025」,第一次接觸平台。平台的參展攤位布置樸實,然而其重視照顧者身份的初衷,令人印象深刻。
照顧者易達平台在「S+高峰會暨博覽2025」的參展攤位。(圖:照顧者易達平台)
照顧者友善職場 熱門議題
同場亦有其他單位,提倡社會關注照顧者的身份。就像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CARE College」照顧者友善職場的攤位,以「推動照顧者友善職場」為主題,鼓勵各界關心員工的照顧者身份和需要。攤位其中一項體驗活動,讓參觀者戴上耳筒,聆聽在職照顧者的日常經歷,真實感爆燈。
翻看展出的《共建照顧者職場友善行動計劃》小冊子,提出不少建議,例如僱主允許員工於必要時,帶同被照顧者上班,以及提供有薪的照顧者友善假期,有助履行陪診等照顧者職責等,在說出了員工兼顧照顧者責任時,最需要的支援。其實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也是「照顧者易達平台」的成員機構之一。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CARE College照顧者學院」,於「S+高峰會暨博覽2025」的攤位,以「推動照顧者友善職場」為主題,設有互動設施,讓參觀者戴上耳筒,聆聽在職照顧者的日常經歷。(圖:CARE College照顧者學院 fb 專頁)
社聯S+高峰會暨博覽2025,於五月中在會展舉行。
有時我會想,人生不免會遇上成為照顧者的時刻,是他也是你和我。爭取社會認同照顧者的身份,是為了一份尊重,一份理解,一份包容,少一些歧視,別再把照顧者當作無償勞工或者負累。這也是對社會發展的覺察。照顧別人需要資源,為甚麼對於照顧者,就毋須提供資源關注他們?照顧者的付出,絕對需要更多的認同。
照顧者易達平台
「至善獎」
網址:https://award.hkcss.org.hk/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CARE College
網址:https://carecollege.bokss.org.hk/zh-hant/
附註一:照顧者易達平台成員機構 (排名不分先後):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基督教香港崇真會社會服務部
西貢區社區中心
九龍城浸信會社會服務處
大埔浸信會社會服務處
和悅社會企業
黑暗中對話(香港)基金會有限公司
建設健康九龍城協會
仁愛堂
和富社會企業
香港傷健協會
香港心理衛生會
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
利民會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社會服務